等小熊猫喝饱喝足,沈南将他抱了起来,用浸了温水的帕子将它毛毛上的脏东西擦干净,三娃则用旧棉衣给它搭了一个窝,就挨着小黄住。
小熊猫不怕生,吃饱喝足就呼呼大睡,他们一家也累了,收拾收拾睡下。
沈家这边一片岁月静好,村里倒是忙活开了,村长召集了村里所有劳力,将男人和女人分成两组。
靠山村虽然离镇子较远,地理位置不优越,但土地肥沃,而土地,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饶是交替了好几个朝代,仍有一百五十多人在此居住。其中正值壮年的男人有三十八人。
里正安排其中十人负责去邻村的砖厂采购青石砖,由自己的大儿子沈河带队。
剩余八人留在村里建土窑烧制土砖,这差事则全权交给自己的二儿子沈阳。
至于为什么要买青砖,那是因为青砖硬度高,防御系数高,烧制困难,以他们的水平烧不出来,因此需要到专门的作坊去买。至于红砖,没什么技术含量,村里的汉子稍微一琢磨,只要方法对了,差不多都能烧出来。
虽然能烧红砖,但光有红砖还是不够的,终究还需要青砖加持,否则这院墙和土墙没什么差别。院墙的任务就这样分配给男人。
而粮食就要交给女人。
正值壮年的妇女五十二人,里正也将她们分为两组,像王翠花这样年轻力壮又能说会道的妇人,被派去镇上采购粮食和种子。
其余勤奋老实的妇人则留在村里,抓紧时间做腌菜,风干菜等活计。
采购之前,里正让各家派一人去何素芬家登记,将自家所需要的粮食告诉赵昭合,由她登记在册,全部登记好之后妇女们就去镇里采买。
里正则带着剩下的二十个男人,着手开始给村里没有院墙的人家砌院墙。
想到大丫在外头见过世面,因此又腆着老脸上了门,请教她起院墙的事。
“大丫啊,我们的院墙是不是只要砌得厚厚实实的就成啊?”里正坐在沈家的堂屋里,看着沈月问。
他没有见过旱尸,因此不晓得那东西会不会爬墙,自然也不知道院墙该搭多高合适,就怕到时候薄了矮了,那就是在害人。
沈月听闻里正的话,自己也不知作何解答,倒是沈南看出了自家大姐的难处,于是自告奋勇,“叔,大姐现在有孕在身,干脆让我下去看看,那旱尸的事儿,大姐都同我说了,我来想法子。”
沈铁柱闻言看向沈月,见对方没有反对,又扭头看向一脸正色的沈南,也只好活马当死马医,带着沈月下山回到村子。
沈月到村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全村出动,各司其职的盛况。
栓子叔推着一板车的黏土,往村子中央的大坝子走。沈二哥沈阳正和大伙做黏土块。在黏土中加好水,再用手揉成大小差不多的砖块放在旁边晾晒。
沈南经过土窑的时候,下意识看了一眼正在做土砖的几人。
里正见她不走,忙上去问:“二丫,怎么了?”
沈南挠了挠头,有些迟疑的开口:“叔,沈阳哥他们是在做土砖吗?”
里正闻言,笑呵呵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是啊,我想着砖全部都买太费钱了,干脆买一些青砖,自己再做一些土砖,这样墙结实又省钱。”
“叔,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沉吟片刻,沈南说出了这句话。
“哦,有什么话你就说,叔不是外人。”里正立马接话。
沈南:“土砖这样做,烧出来比土墙好不了多少。”
里正闻言,无奈看了一口气:“二丫啊,你说的这个我都知道,但咱们大伙手里都没有多少银子,若是全部拿去买青砖了,那咱手里都没有多少银子买粮食了,若没有粮食,那修这高高的院墙又有何用。”
见对方误会了,沈南赶紧解释道:“叔,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这土砖可以烧的更结实。”
“二丫何出此言,可是有更好的法子?”
“没错,若是直接黏土加水,烧出来的砖定然不结实,还易碎。”说到这里,她看着正在忙碌的几人,看向里正道:“若是将黏土反复踩踏,踩出粘性,再放入土窑中烧制,想必结实很多。”
“哎呀,二丫你真是太聪慧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里正一拍手掌,眸中的赞赏之情更盛。
沈南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其实这些都是她前世在书里看到的,但现在显然不能这样说,只好找个借口:“我小时候玩家家酒的时候,就现反复揉搓的黏土烧干后十分坚硬,因此才想到这个法子。”
里正先前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法子,想着若是二丫的法子没用,他也不会当面落了她的面子,没想到这姑娘一开口,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想到这里,他立马喊来他的二儿子沈阳,将他招至跟前,将方才沈南的话说与他听。
沈阳闻言,如同一壶温水被猛地烧开,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看着自家老爹,明显不信他能想出这种法子,随即眼神移到一旁的沈南身上问道:“二丫妹妹,这难道是你想出来的法子?”
沈南微笑点头,见对方非但没有恼怒,反而一脸欣赏的看着她,于是一股脑将脑中的记忆说出来:“沈阳哥,做土坯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入树枝或者竹子之类的东西,这样做出来的土砖会更加坚固。
而且最好做几个模具出来,这样做出来的土砖大小相同,这样砌墙的时候也要更方便一些。”
“二丫妹妹说的是什么样的模具?”
“就是这样,可以用几块木板子钉在一起,置于平台上,把制好的黏土塞进去,表面压平,届时再脱模,一块土砖就做好……”
沈阳得了法子,立马找人按照沈南的方法去做模具,同时将自家舂米的大缸搬出来,用自家的缸子捣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