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五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出原委。
他当初拿了退役的银子,高高兴兴的踏上了回乡的路。
回到家乡才现,家中早已经物是人非。
爹娘都不在了,家中几个哥哥都分家了。
家中田地和房子也都分掉了,但是没有他的份。
他以为他回到家,家里人会高兴的迎接他。
没想到迎接他的是哥哥们躲闪的眼神,和嫂子们的指桑骂槐。
最后因为他住在哪里的问题,兄嫂们又吵起来了。
二哥和三哥说长兄如父,他应该住到大哥家。
大嫂一听,就开始撒泼打滚。说她家里孩子最多,没有多余的房间给他住。
又说他没有在父母面前尽一天孝,三年多也没往家里送过一封信,以为他早死在战场上了。
他当时气的浑身抖。
大哥就站在一旁看着大嫂对他指责谩骂。
没有站出来说一句话。
其它两位哥哥嫂子,也嫌弃的看着他,侄子侄女看他就像个陌生人。
他最后看了这青砖大瓦房的大院子一眼,连夜离开了。
还记得当初收到父亲的信,说拿他捎回家的银子盖了五间正房,左右各三间厢房的大院子。
那是他一次在战场上立了个小功,将军论功行赏,赏给他的二十两银子。
再加上当兵几年,攒下的军饷,托了退役回乡的军中袍泽捎回家的。
他就这样,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在风尘仆仆回乡的第二天。
带着军中的退役银子,和将军私人自掏腰包,补贴给他们这些,退役回乡的人的银子。
又千里迢迢回到了北地。
他想他再也不会回家乡了。
他已经习惯了北地的风沙,习惯了和昔日的同袍们在一起。
一回到北地,正好将军正在安排人去煤炭司到运煤队,他就找到了将军,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里面都是昔日一起身训练,一起上战场的同袍。
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但大家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他说着说着,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义愤填膺,有人深有同感。
原来和他类似遭遇的人不止他一个。
都是满心热情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乡,现家里根本容不下。
不是哥嫂就是父母嫌弃,还有的是妻子带着孩子改嫁了,人都找不到了。
最后又都回到北地。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可是他们除了上阵杀敌,好像什么都不会。
最后还要将军出面安顿他们,给他们找了这护卫队工作。
户部尚书当时正好在门后,听了他们这一段,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都是为国守过疆土,上过战场的人,是大夏的英雄。
不应该落得这样的下场。
别的目前做不了什么,至少要保证他们的生存没有问题。
皇上和谢丞相,听了户部尚书说的这段话后,都沉默了许久。
皇上的脸色很难看。
谢丞相看了皇上一眼说:“是臣等的疏忽,朝廷一直以来都忽略了退役后的士兵。
像陈五这样的也许还有很多,如果不是有勇气和决心又回到了北地,不知在家乡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