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不能指望大宋所有官员都和他一样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要是所有的官都能和他一样优秀且自律,大宋早就收复燕云踏平草原了。
幸好小小苏大人不知道许大人已经想到了哪里,不然就算撒泼打滚也得让许大人在优秀且自律名单里加上一个他。
回归正题,新粮仓的选址和宣传工作要同步进行,苏景殊在登州待了那么久,哪儿特别穷哪儿不那么穷,哪儿有特产哪儿只能喝西北
风,对每个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粮仓的选址不用愁,只要他们建的足够多就能让登州境内所有百姓受益,主要还是政策的宣传问题。
巧了,苏通判最喜欢干的就是这种活儿。
别的事情干不了,这种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的活儿再干不了还能得了?
划片区,选负责人,网格化管理。
基层官员的良心靠不住没关系,工作留痕,实行责任终身制,用法律底线来管理基层官员的道德底线。
完美。
许大人放心,宣传工作交给他绝对某门忒。
苏通判拍着胸脯保证肯定能把差事办好,说话的功夫已经想好宣传稿要怎么写,要不是隔壁安置新来帮手的动静有点大他都把为什么来找许知州给忘了,“大人,我招了些人手来帮忙干活,他们的工钱走公账还是私账?”
许遵抬眼,“就是你上次说的类似皇城司禁卫的差事?”
苏景殊点头,“是的是的,就是干那些活儿的人手。”
未来主管江湖事宜的衙门要叫六扇门,不过他们现在要干的活儿和破案关系不大,反而更像老朱家的锦衣卫。
大宋版的锦衣卫是皇城司,直接用皇城司禁卫来打比方没毛病。
许大人应了一声,“回头和师爷说一声,工钱由州衙出。”
干公家的活不能让官员自掏腰包。
两个人又在书房说了一会儿,然后才分开各忙各的。
苏景殊让沈仲元和钱粮师爷对接一下,然后回书房写宣传稿,不是他信不过官差衙役的宣传水平,好吧,他就是信不过。
这年头的宣传手段很单一,贴个告示就算宣传了,不存在挨家挨户讲解政策这种操作。
治下人口那么多,挨家挨户讲解也不现实,但是每个村儿挑几个人出来到乡里或者县里开会,然后派官差跟他们回村召集全体村民开会还是可以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把后世的法子挑挑拣拣拿过来用就是。
沈仲元忙的脚不沾地,衙门里大部分人都打起精神随时准备下乡,所有清闲职位的官吏都被调到其他岗位上干活。
再强调一遍,他们登州州衙可以有闲职,但是不能有闲人。
除了白玉堂和庞昱。
白五爷白天还能去街上溜达溜达当巡街,庞衙内那是到了衙门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什么同僚干的活儿他都看不懂,纸上写的不都是一样的字吗?
庞衙内出离愤怒,如果吃书能让他瞬间明白书里写的东西,他能拿书蘸酱吃一书房。
衙门里没有人陪他一起闲,只有他自己闲着越待越不对劲,良心未泯的庞衙内实在受不了别人忙着他闲着的日子,索性去隔壁官学上学去了。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他就不信他学两年出来还能跟不上节奏。
苏景殊:……
太师知道儿子在登州头悬梁锥刺股好
好学习一定很开心。
青苗新法的具体措施已经写成告示张贴出去,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官吏大张旗鼓下乡耽误秋收秋种,具体的讲解政策还得等到冬日农闲。
冷是冷了点,好歹能把人凑齐。
州衙这段时间的忙碌很有成效,各县各乡的富户名单都在许知州手中,他们不干欺压富户的事,也绝对不会允许富户欺压贫民。
中秋节前后,太子殿下派人往登州送了封长信。
他按照小伙伴的建议尝试着让他爹和王相公跟政事堂的相公们坐下来好好说话,但是效果好像不怎么好。
更可怕的是,他现在感觉王相公的规划蓝图好有吸引力,不怪他爹扛不住诱惑,他也扛不住。
苏景殊看完信,欲言又止。
别说大小金大腿都扛不住,按照老王的说法,他一个不纯正的古代人也扛不住。
小金大腿没有直接把两拨人拉到一起,而是私底下先找老王谈心,然后再去找韩相公谈心,最后才把两个人拉到官家面前让他们敞开天窗说亮话。
去找老王的时候没有问太明显,就是先从家常话开始,为了避免尴尬还特意拽上了旬假回家的王小雱。
三个人乱七八糟的说了半晌,老王实在没空和太子殿下继续聊天,于是恭恭敬敬的将人哄走,第二天直接写了个札子让他自己读。
小金大腿写信的时候抄了一份随信寄到登州,试图让他的小伙伴也感受一下老王的洗礼。
苏景殊:……
工具人王小雱都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