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231 章(第5页)

第 231 章(第5页)

他爹这次连升四级,从内殿承制直接跳到了文思副使,差遣也从巡检变成都监。

官家听说他爹是军中的神箭手,还特意让他爹在满朝文武面前表演了一下。

不愧是他爹,就是厉害。

苏景殊一边拆信一边调侃,“恭喜恭喜,以后出门也要尊称您一声姚衙内了。”

带“都”字的武将和不带“都”字的武将地位天差地别,老姚如今跻身大宋的高级将领之列,回来就可以申请把儿子送入国子监。

恭喜小姚同学如愿以偿,国子监欢迎你。

姚古:???

姚古脸色大变,“老师,您要把我逐出师门了吗?”

他犯了什么错要把他赶去国子监?

老师来西北时间短不知道,国子监在他们西军子弟中的名声非常不好,他这么老实的孩子过去肯定被欺负的天天晚上哭着喊爹喊娘,老师忍心让他去那种地方受罪吗?

苏景殊啧了一声,“要不是我知道国子监是什么样就被你骗过去了。”

姚古哭天抢地,“读书人去的学堂和我们去的学堂不一样,老师您信我。”

武将之子都是恩荫进入国子监,虽然也有很多文臣子孙恩荫入学,但是文臣向来瞧不起武将,正儿八经考进去的学子也觉得他们不学无术,他们武将之子进入国子监走到哪儿都要被欺负的啊。

“好好好,行行行,你先放开。”苏景殊把抱着他大腿的熊孩子踹走,一目十行看完信件,表情逐渐慎重,“官家派韩绛韩相公以参知政事之尊为陕西宣抚使全面主持对西夏的用兵。”

参知政事兼昭文馆大学士,地位比老王还高。

姚古瞬间恢复正常,“是的是的,就是那位韩相公。”

苏景殊抬头,“但是,他带了两个宣抚判官,一个叫吕大防,一个叫范纯仁。”

姚古对前头那个不太熟悉,但是后面那个他知道,“范文正公之子?好事儿啊!”

西军子弟多蒙范文正公提拔教诲,如今范文正公之子到西北当差,他们肯定得把人照顾好了。

就按照老师初到京兆府的标准来就行。

“你先别激动。”苏景殊敲敲桌子,“韩相公支持新法,但是吕大防和范纯仁早几年都因为反对新法被贬,你真觉得他们到西北是好事?”

姚古倒吸一口凉气,攀着桌子挣扎道,“他们只是反对新法,应该不会让我们把抢到手的地盘还给西夏吧?”

苏景殊:……

“那倒不至于。”

姚古放松下来,“那没事了。”

只要不会让他们放弃到手的地盘,什么新党旧党乱七八糟的党在他这里都能算好人。

哦,还不能瞧不起武将。

&1t;hrsize=1>作者有话要说

小小苏:还是有种不祥的预感。!

()徽敕嫦喽云渌还苁谴笏位故橇晒伎梢苑诺妥颂?br>

对大宋这边是表示愿意归附可以接受册封,对辽国那边是求娶公主联姻,政局稳定下来后就移居到青唐城专心展。

前不久唃厮啰病死,继位的董毡是他的三儿子,而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和他反目成仇。

要不是唃厮啰后院失火,没准儿又是一个李元昊。

幸好青唐吐蕃没有成为第二个西夏,不然大宋周边一群难缠的邻居非得头疼死不可。

青唐城的位于湟水谷地,东边是陇右西边是青海湖,从汉代开始就是连接河西走廊的重要根据地,吐蕃人趁安史之乱控制了那块地方,想让他们拱手让出地盘根本不可能。

可大宋要平定西夏也不可能继续让吐蕃占据那片土地。

且看王韶接下来能做到什么程度。

官家揉揉胀痛的额头,决定将头疼的事情留给明天。

京城的百姓不管开战要做哪些准备,他们只知道大宋打了胜仗就够了。

朝堂上的吵架就让他们吵,反正民间也听不着。

——西夏民生凋敝国已不国,大宋灭夏指日可待,冲冲冲!!

城里勾栏瓦舍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西北战事,到处都能看到指点江山的读书人。

民间主战派居多,说不能打的都会被骂没种,虽然大宋在西北才雄起没几年,但是不妨碍百姓觉得他们能脚踩西夏拳打辽国。

什么?大宋打不过西夏?

呔!定是西夏派来的奸细在扰乱民心!

从捷报传回京城的那一刻起,城里就不断有人被扭送到开封府,一问周围的人,全是过来指认奸细的。

包大人:……

民间鹰派声势太大,气的鸽派官员连门都不想出。

官家放任朝臣吵了几天,然后才慢悠悠出来拍板表明现在还到灭夏的时机,西军在打退来犯的军队继续修建堡寨慢慢往前推进就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