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63 章(第4页)

第 63 章(第4页)

但是她哥就干了。

不光干了(),还干了两次。

不对∞()∞[(),应该是三次。

现在这位嫂嫂是她哥当年勉强选出来的名门之后,祖上乃是开国名将曹彬,她哥好像和名门之后有仇似的,也不管嫂嫂人怎么样,反正就是不喜欢。

好在这位嫂嫂对他也没啥兴趣,不得宠就不得宠,大不了就相敬如冰。

皇帝不着中宫没关系,她们姑嫂二人处得来就行。

皇后嫂嫂数年如一日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她哥新宠爱的张美人一路从美人进为贵妃,嚣张的比中宫皇后排面都大。

也就是嫂嫂脾气好不计较还拦着不让她计较,不然她能把那女人的脸给挠花。

敢在她面前嚣张,她嚣张的时候那女人还不知道在哪儿扑腾呢。

然后就是红颜薄命,张贵妃没几年也暴病身亡,她哥的多愁善感又冒出来,不顾朝臣阻拦执意用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为了让朝臣来不及反对,在发丧的时候直接宣布追封贵妃张氏为皇后,赐谥温成,根本不给朝臣留反对的机会。

她嫂嫂活的好好的,这一会儿一个皇后一会儿一个皇后也不知道在膈应谁。

如此荒唐之事旷古未闻,朝臣当时没有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后台谏连续上奏反对,喷的她哥直接半个月没敢上朝。

张贵妃走了,紧随其后又来了个庞贵妃,这位新来的嚣张程度比张贵妃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有一点很好,嚣张归嚣张,但是从来不来她嫂嫂面前晃悠,见了她嫂嫂也会规规矩矩的行礼,就这一点她就觉得庞贵妃比张贵妃有出息。

但是以她哥的性子,她觉得如果庞贵妃不幸英年早逝的话,生死两皇后的事情可能会又双叒叕一次重演。

她不是诅咒庞贵妃,张贵妃暴病而亡也和她没关系,她就是合理的推测一下。

庞贵妃进宫没几年她就出嫁了,既然没仇没怨那就祝她长命百岁吧。

乐平公主在心里给庞贵妃道了个歉,然后继续叹气。

说真的,也就是她嫂嫂脾气好,被欺负成这样还能心平气和的给她哥打理后宫,换成她早就忍不了摔桌子了。

摔完之后是废是贬随意,反正她不受这个气。

嫂嫂多好啊,嫁给她哥真是亏死了。

乐平公主小声嘟囔,话不敢说的太明显,但是句句都在给亲亲嫂嫂鸣不平。

曹皇后眉眼弯弯,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小姑子向着她她很高兴,但是她和官家之间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生死两皇后的事情她其实不太在意,不管官家追封几个皇后,只要活着的只有她一个就行。

她在意的是当年嫁到宫里时官家对曹家不闻不问。

按理说册立皇后时要给皇后的娘家赏赐财物来减轻负担,毕竟是要嫁到天家,嫁妆不能草率。

但是官家并没有。

她的嫁妆是她叔叔一家准备的,为了给她

()筹备嫁妆,家里的负债多到还了十几年才还清。

她出身真定曹氏,乃是将门之女,祖父曹彬驰骋疆场数十年,先后参与平定后蜀、南唐、北汉,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连真宗皇帝都说过“国朝将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坠门阀者,唯李昉、曹彬尔”。

但是近些年来朝廷越发畏战,朝廷畏战,文臣打压武将,武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即便是真定曹氏也逃不过这种打压。

曹家看上去光鲜亮丽,其实家底已经没剩下多少。

武将难掌实权,叔叔被调到西北时恰逢西夏犯边,朝廷压着供不上粮草,逼的叔父一度返回真定招兵买马,家底儿早在那时候就已经被掏空了。

后来叔父被调回京城担任马军副都指挥使,三衙头顶还压着个枢密院,武将在边关还能指挥作战,在京城就纯粹是个摆设,还是谁来都能踩一脚的摆设。

可怜叔父一生小心谨畏,却在来到京城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临终前还惦记着她这个侄女在宫里过的好不好。

官家明知婚事对曹家而言是个极大的负担却依旧袖手旁观,她身为皇后不能老想着娘家,但官家这么多年来看着她叔叔一家艰难还债却不闻不问实在让她心寒。

满朝文武都知道皇后的嫁妆应该来自宫廷内库,官家会不知道?

他就是故意的。

朝臣不让他立他看中的女子,他就在别处使性子,左右已经遂了朝臣的意另立中宫,朝臣知道礼数不妥也不好再说什么。

可天子和朝臣之间的博弈,她曹家又做错了什么?

所以她后来想办法把侄子调到京城,又把外甥女接到身边教养,官家靠不住,她也不是非得做个端庄守礼没有私心的好皇后。

曹皇后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睛又是那个冷静温和的中宫皇后。

宫里谈铅粉色变,中宫的命令下去之后各宫都在打水洗脸洗澡,墙上涂的铅汞丹砂她们管不了,先把身上的弄掉再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