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授,我们边走边说。”郑老见过杨锐好几次了,在科学界算是比较熟悉的年轻人了。
当他需要做出有关科学方面的决定的时候,偶尔也会咨询杨锐意见,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文件传递。
杨锐向陪同的央视官员笑笑,道“不是有意打扰,但是,实验室的最新消息,我觉得应该立即向上汇报。”
“恩,一切还顺利吗”郑老第一时间的想法和杨锐一样,是不是出什么事故了。
不像是研究员将实验室事故想的那么轻松,普通人对实验室,尤其是生物实验室,还是相当担忧。
即使是对高级官员来说,事故也有非常严重的情况。
像是印度7o年代的化工厂事故,就让他们在国际上很出了一番“风头”。
好在杨锐的表情轻松,郑老也不用想的太深入。
杨锐向两边看看,道“不知道您是否记得,我曾经要求进行一项较大的研究项目,作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一号工程。”
“当然有印象了,你要了很大一笔钱嘛。”郑老笑了起来。
要说资金总数的话,中国现在最花钱的先是基建,其次是工厂更新换代,所谓基建狂魔的称呼不是白来的,像是葛洲坝工程之类的,在8o年代就是世界级的,尽管后面还有三峡等工程越它,但是,不能因为后面的记录更夸张,就觉得前面的记录无所谓了。
与基建开销相比,中国的军费开支都不算什么了,研究经费自然是等而下之了。给杨锐开出的上千万元的经费,不能说是人尽皆知,相关人等也都是有耳闻的。
杨锐嘿嘿的笑了两声,再认真的道“钱没有白花,我们做出来了。”
“呦做出成绩来了不错不错,科教兴国,就是要把科学提上来,把教育抓起来,央视在这方面,也要多做采访,多做报道。”郑老也没有让两边的陪同人员太孤单。
“肯定的。”旁边的央视干部赶紧表态,并向杨锐笑道“杨教授的研究,我们一直是追踪的,以后也要继续追踪下去”
杨锐配合着点头,再道“如果只是做出部分来,可不敢耽误您的行程。”
“咦。做出来了”郑老可知道杨锐做的是什么。
杨锐郑重点头,他适才是再三确认过的,此时毫不犹豫的道“与设想的一样,我们完成了,项目已经可以宣告成功了,不过,我”
郑老走的很均匀的步伐,一下子顿住了。
身后几名跟随的干部,要不是被提溜住,当时就得出现问题。
“这样,找一间有电话的会议室,杨锐先跟我来。”郑老对着央视的人说了一句,好在有些愣的干部迅反应了过来。
“到我办公室吧,有保密电话。”导演组的领导立即上前开路,到了地方,又被拉了出去。
郑老和杨锐一前一后进入,把门关的紧紧的。
被关在门外的领导回望一眼,低声道“黄秘,参观还继续吗”
“当然。”黄秘书道“时间可能缩短,行程不会变的。”
“我明白了,我去重新安排一下彩排节目”
“不用那么麻烦,彩排照常。”黄秘书的回答顿时让几个人愁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