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晚上,一大家子在用过晚食之后没有早早地各自洗漱回房睡觉,而是全部一起围坐在堂屋的大圆桌前面。
老黎家惯例如此,虽然一般没什么大事有的话也都是黎老头黎母拿了主意,几个儿子闺女都只能是听从父母的命令。
好歹,明面上也要大家商量着来是不是?
三郎能够去府学读书,别说是黎父黎母,就是黎大郎黎二郎两家人也都十分的高兴。
就是,黎二嫂心思重一些,担忧的东西也就多一些。
“娘,就是那个,三弟要是去省城读书每日里花用是不是就要大许多?”
这些年家里的银钱基本上都是供黎三郎读书娶媳妇花完了,这还是年前三弟媳妇想出来的好主意,他们各自去县城摆摊而爹娘并没有把那些钱全部收缴充公。
好歹,黎大嫂黎二嫂手上都捏了一些私房钱,也都各自有着小打算。
不说小一些的三毛四毛,大毛二毛可都是跟三郎差不多的年纪,也都可以开始相看。
就是妞妞,也是时候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了。
毕竟三郎已经是秀才郎且说不定还可以中举,现在黎大嫂黎二嫂心气都比以前高了,无论是儿媳妇还说女婿都想说一个好的。
这无论是娶妻还是嫁女儿,手上不都得捏着银钱?
就因为三郎考中了案头名每个月都可以领钱还有禄米,加上他们自己也可以挣点小钱了,所以黎大嫂黎二嫂的心思才跟着大了。
可如果三郎换成了去府学读书,那还每个月可以领钱吗?
需要自己交束脩吗?
省城那边的开销肯定要大一些,花费也会多一些,那以后家里赚了钱大概就不会再让她们留着了。
好不容易高高兴兴的过了个年,咋事情又变了?
黎大嫂黎二嫂对视一眼,心中都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不过黎大嫂一贯沉稳,索性黎二嫂做了出头鸟抢先把这话问出来了。
黎三郎一贯聪明,除了在对待媳妇的问题上略微笨了一下,其他事情都是一点即通。
所以他马上跟家里人解释,是夫子推荐他去府学的,不用交束脩而且每个月照样会东西且比县学这边还要多些。
除了禄米和银钱,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甚至衣服鞋袜都是有的。
“这些还都只是其次,秋闱就是在省城举行的,先去府学读书熟悉环境而且可以多认识一些人对我考试都是有帮助的。
再则,到了省城我也可以抄书,那边给的价钱比在县城要高许多呢。”
黎三郎细细地解释了一番,是夫子推荐他去的,又说了以前在那边上过学的学兄的情况。
总之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
“在府学读书不会比在县里的学馆开销大,我自己也可以挣钱,关键是在那里可以学得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之前母子二人已经讨论过了,对此石氏倒是不太担心。
不过嘛,她看了黎二嫂一眼,看来老二家的心思又歪了必须要敲打一番了。
明面上石氏却不会当着一家人的面说这些,现在他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没有分家的话做什么事都要顾忌着“家和万事”。
所以石氏还是对着黎三郎说道:“才开春,天气还是有点冷,身体要紧三郎也不要太拼了。”
又故意当着另外两个儿子的面说道:“三郎啊,你看你大哥二哥供你读书不容易,这份恩情你要记在心里的。”
“儿子晓得。”黎三郎回道。
又转过身对着黎大郎黎二郎作揖:“大哥二哥辛苦了,小弟一定会更好的读书,争取将来出息大一些可以多帮衬家里。”
黎大郎黎二郎连连摆手,抢着说道:“没事没事,三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和家里人只是粗略的说定了,这之后就要去省城的府学读书了,如何去该是哪一天去等等黎三郎都说了一遍。
但是回房之后,对着小媳妇,却是关于去了府学之后要如何读书做功课以及之后关于考试的一些详细情况黎三郎都想要和方青青好好聊一聊的。
“夫子说了,那边的书院很大,而且饭菜伙食都很好的。”
方青青摸着下巴一脸的好奇:“比大嫂做的还要好吃?”
黎三郎微微一笑:“青青,下次带你去府学看看,顺便请你吃饭。”
【亲,跟着秀才郎去府学逛一圈顺带在府学食堂吃饭,完成任务的话奖励积分一万点。】
系统还真是无孔不入啊,方青青表示十分的佩服。
所以面对着黎三郎的时候,她笑得很甜:“好,那我就等着三郎哥哥了。”
黎三郎打算是在初七这一天去省城,路上大概要走一天,到了那边安顿一番就要去府学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