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
这厢,德约科维奇正在横穿球场。
如果这还是纽约的话,德约科维奇的预判不见得能够如此精准,第一时间压上封堵小球,并且条件反射的二次启动飞快,电光火石之间就已经改变移动路线,从纵向上步切换到横向拉扯,反应及时。
从帝都到魔都再到巴黎,德约科维奇对高文的研究与判断逐步累积,关键时刻的预判和预测也越来越准确。
自然而然,算计与博弈之间,平衡也就越紧绷。
一切,全看临场挥。
瞬息万变,真正意义上的。
脚步,快横向移动,然后德约科维奇就意识到,相同的情况、相同的局面,不久前才刚刚生。
直线、正手、高球。
而且,球场对面,高文正在狂奔,横向移动,补防斜线。
上一次,德约科维奇最后时刻改变主意选择高压直线,结果下网。
那么,这一次呢?
斜线?还是直线?
——移动。
那厢,高文正在调整脚步。
切放小球的战术意图被识破,甚至德约科维奇还抢先一步,高文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将抛物线拉了起来。
同样是直线,同样是后场挑高球。
似曾相识的局面,高文也马上就反应过来,但这次,情况不同。
上一分,高文陷入绝境,挑高球是无奈之举,德约科维奇的高压下网则是紧张比赛的一次小小意外。
高文并不认为同样的错误德约科维奇会犯两次。
当然,这一分的情况也截然不同,这次是强强碰撞之中的博弈布局,两位球员斗智斗勇、难分难解。
所以,德约科维奇会如何选择?
在职业球员里,面对相似情况的战术选择,往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固执派,上一分刚刚正手丢掉一分,下一分就必须正手再来一拍。
一种是灵活派,上一分正手打丢一分,下一分则改变不同击球方式回球。
这只是一种趋势,并非绝对,但整体而言,德约科维奇、纳达尔属于前者,费德勒、穆雷属于后者。
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巨头之所以能够成为巨头,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根据情况不断做出调整,无论是固执派还是灵活派,面对似曾相识的情况,他们都会完成细节调整,确保自己能够改变结果——
得分,这才是重点。
高文一直在运转,大脑在运转、身体也在运转,不管德约科维奇如何击球,他都必须快归位才行。
前脚,重心被拉扯到单打线之外。
后脚,连续小碎步调整就已经将身体拉扯回来,朝着球场中路回位,这才是覆盖全场的基本姿势,确保通过自己的移动和跑位为对手的击球制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短兵相接之中博出一线生机。
——停顿。
视线里,可以看到德约科维奇和高文两个人都出现短暂的瞬间停顿,在混乱而汹涌的对流冲撞之中控制住脚步,一种观察也是一种牵制,空气里弥漫的火花瞬间汹涌而至,神经线完全紧绷到了极致。
然后,启动。
德约科维奇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正手持拍,在脑袋右侧斜上方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包裹扣杀。
呃,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