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统一黎部所有人思想的同时,也让黎部众人意识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因此,距离赫连勃勃的命令下达不过仅仅过去了一天,从部落中抽调出来的男丁便立刻被编入了各支在草原上游荡的部队之中。
不过,相较于西路军的行动,赫连勃勃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由于前期被从部落中抽调了大量精锐充入北狄王日连赫赤和万户耶律休哥所部,因此在本部留守的精锐兵力不过仅仅只有两万人。
区区两万的骑兵,如果只是用于探知西路军东向,并掩护部落民撤往安全地带还是足够的。但是想要看住西路军整整四十的大军全部,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宋德荣和李德裕充分利用己方的兵力优势,将两万计划突袭狐岐山谷口的精锐骑兵拆成了数支数千人的小部队,并将其混杂在四处出击追杀北狄游骑的部队之中。
借着攻击北狄人的掩护,在驱离或者干掉对方游骑之后,这些小部队便偷偷地脱离大部队,向着狐岐山所在的方向狂奔而去。疲于应付的北狄黎部骑兵,居然完全没有现总数将近两万的梁军骑兵消失。
待到老弱男丁充入部队,兵力已然相对充足的赫连勃勃所部却已经彻底失去了探知两万的梁军骑兵去向的机会。
不过对此,整个黎部却是一无所知。
就在黎部抽调部落内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所有男丁编入军队的同时,已经成功掩护两万骑兵东向的西路军也已经开始做好全军东向的准备。然而,仅仅一天的时间间隔,开始暗中收拢兵力的西路军却突然现自己居然被黎部给缠住了。
“该死!谁能告诉本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照你们制定的计划,明天天黑之后,我们便要全军出,可现在你们却告诉本官散出去的军队居然无法按时收拢!大军前往狐岐山谷口的时间还要往后延迟!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宋德荣,李德裕!”杨荣在自己的中军大帐内大吼道。
听到杨荣点到自己的名字,宋德荣和李德裕两人顿时头皮一麻,却只能应声道:“末将在!”
“说说吧,此事到底该如何?
一旦我们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及时赶到狐岐山谷口,固守谷口的两万守军就要单独面对北狄足足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只要谷口失手,我们的作战计划就将前功尽弃。
到时候,放走了北狄五十万主力的责任是你们承担,还是本官来承担?”
宋德荣和李德裕对视一眼,宋德荣硬着头皮率先开口回答道:“大人,之前黎部对我们皆是避而不战,谁能够想到区区一天之后,对方居然主动开始对我们出击。
从前线各支搜索黎部主力的部队传回的情况来看,目前对方显然已经将部落内的老弱男丁尽皆充入了部队之中。
根据之前所掌握的情报,黎部总丁口应该在五十余万左右,除去南下的主力大部队之后,即使将其部落内的男丁抽调一空,能够汇聚的总兵力也不过十万左右。其战力相较于北狄正规军更是相差甚远,对于我方来说,想要战而胜之并不困难。”
“要战而胜之并不困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今我们所在的乃是他们黎部的地头!相比我们来说,他们对于这里的熟悉可是远远过我们的。对方如果还是避而不战,仅仅只是伺机偷袭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是好?”杨荣在军事上的能力虽然并不优秀,但是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因此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想要让北狄主动出击并不难,关键是要抓住让对方不得不出击的理由。”李德裕此时在一旁回答道。
“哦?如此说来,想必你们是找到了让对方不得不主动迎战我们的关键了?”杨荣立刻反问道。
“启禀大人,此事我等有八九成的把握!”
见宋德荣回答的如此自信,杨荣顿时就好奇了起来,“既然如此有把握,那就说说具体到此是怎么回事吧,本官倒要看看北狄黎部为何一定就会主动出击。”
“是大人!”宋德荣立刻接口道,“此前黎部避而不战,显然是不想因为我们硬碰硬而损兵折将。但是现如今却突然抽调部落内的老弱男丁充入部队之中,并四处主动袭击我们,想必是意识到了一旦我们无法找到黎部主力,必然不会白白在这草原空耗数十万大军,全军东向一定会成为我们最后的选择。
如今北狄王所部正在猛攻宁安堡,一旦我们西路军横跨赫拉乌大草原抵达对方大后方,即使我们没有占领狐岐山谷口,对于北狄主力来说也将是巨大的灾难。
现在对方仅仅只是四处偷袭我们在草原上搜索的部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东向的态势,黎部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和我们决死之战了。”
听到这里,杨荣便已经彻底明白了此战的关键点,“如此这般,只要我们立刻收拢兵力,并做出一副马上就要挥军东向的姿态,那么北狄黎部为了拖住我们,为他们在中路的主力争取时间,就不得不主打出击和我们决战?”
“大人英明,正是如此。”此时李德裕不动声色地拍了杨荣一个马屁,然后继续接着宋德荣的话解释道:“黎部如今精兵不足,只要我们四十万大军决心东向,小心防御之下,他们仅仅十万左右的兵力对于我们来说不过就是一只烦人的苍蝇。虽然恼人,但是却无伤大雅。
但凡北狄黎部的主将聪明一点,就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要想阻挡我们前进,黎部最好的选择便是选择一处对于他们有利的地方,利用地利优势对我们展开狙击。如此一来,对方的兵力必然会汇集到一处。
对于我们来说,经此一战不仅能够搂草打兔子彻底消灭黎部主力,同时还能够免除今后北狄人一路上的骚扰。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此事阴差阳错之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