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都想好了,若是丞相、御史大夫等不在上奏,他就当这是都没发生,刘病已作为琅琊王,该观政观政,立太子之事就当没安排过。
若是丞相、御史大夫等还有为数不少的上奏立太子的,刘进也就从善如流,安排下立太子之事。
说来一向敢于决策的刘进竟然在立储这件事上优柔寡断颇有些不符合刘进的风格。
丞相、御史大夫收到张安世的回信,虽然明显知晓张安世可能来不了,但当张安世真的不能来,两人还是颇有些失望的。
不过至少有信件送来。
此时御史大夫还在丞相府没有走,两人一起看完信件之后。
丞相桑弘羊皱眉问道:“御史大夫对尚书令此信如何看待。”
御史大夫赵过一边沉思一边斟酌的说道:“丞相,若依照尚书令之言。
对于立太子之事,陛下并无抵触之心。
不过是心有顾虑。”
丞相桑弘羊点点头,也说了说自己的见解道:“御史大夫之言甚是。老朽以为陛下之顾虑恐来自先帝。”
“哦?”赵过一听,惊异的看向了桑弘羊。
桑弘羊起身,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昔日,先帝未孝武皇帝太子时,太子子弄父兵,亏得悬崖勒马,否则父子二人定然天人相隔。
老朽以为陛下恐旧事重演。”
御史大夫赵过一听,略微一思索,觉得还真有可能是那么想的,他不禁向丞相问道:“丞相以为当如何?”
丞相并未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捋着胡子继续踱步,过了片刻方才说道:“吾以为当继续上奏。”
御史大夫赵过并未说话,而是静静等待着丞相进一步解释。
“储位定则人心定,人心定则政局稳,政局稳你我方少动荡,动荡少方能做成事,动荡少你我方可安稳退下。
即便不为公心,为私心,老朽以为也当定下储位,礼太子。”
果然,丞相桑弘羊进一步做了解释。
这话说服力实在是太强了。
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赵过二人年岁均已经不小了。
尤其是丞相桑弘羊,他十三岁便入宫为郎,从郎官起起伏伏,历经三朝皇帝,坐到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现如今已经七十有余了,而在上一任丞相田千秋退休的时候,刘进便已经定下了丞相任职的年限时间。
可以说,他桑弘羊距离离开丞相的职位也不远了。
而刘病已却还年幼,等桑弘羊退休的时候,他刘病已能行冠礼就不错了。
行了冠礼方才有开府资格,而开府之后距离凝聚势力,羽翼丰满尚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呢。
恐怕等太子真成势了,若御史大夫赵过接替他桑弘羊担任丞相,到时候赵过在丞相位置之上都得干退休了。
然而若是两人上奏说动皇帝立太子,那么这可是二人的政绩!
因此这么一解释,御史大夫也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开口说道:“丞相之言甚是有理。陛下犹豫,当让陛下听到臣子声音。丞相,我以为当联系九卿等朝臣,联合向陛下上奏。”
桑弘羊点点头道:“正当如此。”
接下来两人分别讨论下谁去做哪个九卿的工作去了。
东方文君并无让自己儿子冒险做太子的打算,她想着未来儿子能有封国,做个诸侯王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便不错了。
然而身在局中有些事又岂能幸免?
便是他不想,但是有人想!
对于刘进将丞相、御史大夫请立太子的奏疏留中不发的消息传播的很快。
而在某些人眼中,却将刘进则一个行为揣测成刘进并不想立刘病已为太子,而更中意二皇子刘槠。
甚至已经开始编造童谣如什么“槠树槠树,茁茁然。紫薇紫薇,滋滋然。”之类的。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童谣那可是有特殊含义的。
甚至不少人将童谣看成了某种预言象征。
因此市井之中已经有不少人讨论嫡长子刘病已并不一定能够当上皇帝,反倒是二皇子刘槠机会更大。
甚至《大汉日报》的读者来信都收到了不少关于立储的讨论。
();() 而三公九卿不少也被丞相、御史大夫给说动了,表示愿意一同上奏。
可以这么说,虽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已经被废除了。
但是儒家在独尊这么多年的影响力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消除的。
甚至部分已经内化到整个大汉了。
如宗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