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看着王承恩二人突然想起一事,对崇祯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希望陛下将在外监军的高起潜调回京师。”
“哦?”崇祯有些疑惑,但见其欲说未说的样子想来是因为方正话的存在。
崇祯开口道“方伴伴,招兵那些事就按永明所说的来做,你先回去好生办事。”
方正化听此只好施礼告退。
待方正化退出去后,崇祯笑道“永明现在可以说说为何提出刚刚那件事了吧。”
杨永明点头道“陛下,臣之所以让陛下将其召回,是希望陛下能将此贼诛杀。
臣认为高起潜此贼的罪恶不下于王德化,王之心他们。”
崇侦听后一愣,便明白过来“永明是说这厮以后也是个狼心狗肺之徒?”
杨永明点了点头道“陛下,此人不论是以前还是以后,此贼所犯之罪孽简直馨竹难书。”
崇祯听后有些不信“永明,日后之事我并不知晓,倒也并没什么,但在这之前,他高起潜难道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杨永明听此说道“陛下,您且听我说来。
陛下即位后励精图治易弊鼎新,其中宦官监军作为弊政之一自然也就下令取消了。
但外廷大臣结党营私、遇事推诿的表现令陛下大失所望,而不得不再次起用宦官,监军制也随之死灰复燃。
而崇祯四年的孔有德兵变事件即是陛下恢复宦官监军的一个契机。
该年十一月,时任登州游击的孔有德起兵造反,连陷山东大片土地,京师为之震动。
陛下在接连派出几员大将都未能平定叛乱的情况下,起用高起潜为监军,督领官军讨伐叛将。
崇祯六年二月,孔有德在官军的夹击下被迫遁海而逃,叛乱遂被平定,高起潜第一次任监军就大获全胜,他的知兵之名也为陛下所深信不疑。
但实际上当时明朝军队主要是由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指挥的,事实上没高起潜什么事。
后来这些太监多数都是侵吞克扣军用物资,而面对敌人则往往带着精兵率先逃跑,
各将领亦感到受他们的监督是一种耻辱,因此全都没有功劳,所以一直受到朝中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纷纷要求撤消监军。
也因此在崇祯八年,陛下迫于群臣的压力再次下令撤去宦官,但却唯独留下了高起潜,理由是因为辽东军务紧急。
然而高其潜并非真正具备军事才能,面对清兵凌厉的攻势,他贪生怕死不敢与之决一死战,又怕陛下责备。
只好割死人的级冒功,高起潜躲在重兵防守的城里,恐怕还不忘记克扣点军饷,敲诈一下带兵将领啥的。
他可以消极,但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不会消停呀。
在崇祯十一年,清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率领下大举南下,越过长城直指北京。
高起潜临危受命,与宣大总督卢象升共督援军保卫京师,卢象升坚决主张与清军决一死战。
而高起潜则贯彻陛下当时的意图主张议和,其中杨嗣昌也是不认同的,因此也在其中捣乱。
但杨嗣昌是因为他知道以如今大明的状况,是难以进行两线作战的,说到底就是因为当时大明的国力,财政等原因所导致的。
卢象升在面见陛下时,就曾以臣只知带兵打仗一句,讽刺杨嗣昌的求和政策,二人因此结怨。
其实二人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只是意见不同罢了,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是杨嗣昌当时太过偏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