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大佬分神 > 第192章 生死(第1页)

第192章 生死(第1页)

关于生死是人最难看透的东西,任你看得再开,经历的磨难再多,一旦静下来思考死亡时,内心都难免会心生恐惧。

即使有一定修行功夫的出家人也难以看透,能真正了然生死的人,大概只有那些悟道的佛陀和圣人吧。

虽然无法看透,但还是想通过佛陀和圣人留下来的只字片语中,探寻关于生死的秘密。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我们不妨先从天地里,来看看古人对道之本源的介绍。

老子为什么说天地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难道做到「不自生」就能长生了吗?那什么又是‘不自生’呢?

因为天地的本体,不会因为一个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么,也不会因为一个生物的死亡而减少什么。天地更不会因为一个生物的出生而生长,也不会因为一个生物的灭亡而灭亡,就像大家熟知的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才说天地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不生」不就是「不自生」,不会自己增加什么。

随你万物如何生灭,天地都是「不自生」,同时也是「不自灭」。既然「不自灭」,所以能长生。

所以佛陀说开悟成佛后的本源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处于如如不动的定中,不生不灭即是长生。

《大般涅盘经》里说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的运行都是无常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脱此生、灭的世界。

「生灭灭已」,也就是没有生灭,达到了不生不灭,不自生,不自灭的境界,这样就能达到「寂静为乐」的恒定境地。也就是老子说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对应在人身上,就是指的心中的念头,如果没有生死的念头,就没有生死的概念,自然就没有恐惧等心理。就像天地没有生死的概念一样,一个小孩不会去思考死亡的事,因为他心里没有死亡的概念。。

天地的本源是道,而心即道,道自在人心,所以人的心之本体也是如如不动恒定状态,但心只要一动就会变为念头,而这些念头都是私欲,那么就会有生有灭。

只要‘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净,就会生出无限的念头,有的念头在心中不断的生长扎根,演变成了无限膨胀的欲望。

从心之本源出来会经历一个「无明心动」的过程,然后生出第一个念头「我」,有了这个「我」,就有了‘我执’,然后就生出人我之别的对立念头。接着生出「你」的念头,接着善与恶,是与非,生与死等等对立分别的念头就出来了。

也就是说在本源的地方是没有生和死的念头,所以真正能够了然生死,必须要开悟证得本源不可。

萧惠曾向王阳明请教过生死之道。

王阳明说“知道了昼夜,就能知道生死。”

萧惠再请教昼夜之道。

王阳明说“知道了白天,就知道了黑夜。”

萧惠说“难道还有人不知道白天吗?”

王阳明说“你真的能知道白天吗?懵懵懂懂起床,胡嚼乱咽地吃饭,每天的行为不知道为什么而做,每天按照习惯去做而不反省,成天昏昏噩噩,这只是梦中的白天。

比如吃饭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想着赶紧去吃饭。心中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却不去觉知审察这些念头,任意让这些念头跑过这怎么能说是知道白天呢?

唯有「息有养,瞬有存」,在无事休息的时候要存养天理,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任心随意外驰。等到此心清醒明亮,天理没有片刻间断,才能知道是白天。这个就是天德。这就是明白了昼夜之道。知晓了白昼之道,还有什么生死的问题?”

《金刚经》里说「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心住在了‘生死’上,那么心一旦有所住,生出的就是妄心,而不是真心。

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但要明白这不是人心的本质,有的人在面临某些特殊情况时,也会舍身取义。这是因为人人心中本来就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

比如父母在孩子有危险时,会考虑自身的生死存亡吗?那些抗战时期的国民英雄,不正也是如此吗?

本源的东西,人人心中天然就具有,名为真性自如,所以舍身取义就是本源的如来自性被激了。此刻他们心中「无所住而生其心」,生死不住在心中,就能舍生取义。

所以要看透生死,非开悟不可,这就是生死的本质,王阳明所说的就是,圣人都是处在常知、常照的状态,物来随感而照,一切了然于心,但照过之后,一切事物不在心中停留,生死亦是如此。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里说的“涤除玄鉴,能无疵?”

其实这一句是在形容心之本体的,这里的‘鉴’是镜子的意思。古人常常把心比作镜子,因为镜子能照万物的美丑,你是什么样的,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在镜子面前没有任何虚假,只是真相。

王阳明说圣人的心,光亮如镜子一般,没有一丝灰尘沾染,任何事物在镜子前面,都能原形毕露。所以圣人处理事务,能一下找到事情背后的本质,虚假在他面前,一照就知。

但是圣人的心照过之后,心中并不会留下什么。这正是佛家所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明镜照物,美的呈现为美,丑的呈现为丑,一照就是它的真实面目,也就是“生其心”。

美的为美,丑的为丑,照过之后一切都不停留在心中,这就是“无所住”。

我们普通人,就喜欢把美的留在心中回味,坏的事情就放在心里不断折磨自己,好坏、美丑都放不下。

所以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遇事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所以我们要担心的是,“只怕镜不明”。因为镜子特别容易被灰尘沾染,于是镜子就照不出万物本来的面目了,所以要擦掉镜子上的灰尘,这就老子说的‘涤除玄鉴,能无疵?’,意思就是,清洗掉镜子上的灰尘,让镜子回到无疵的状态,其实也就是让心体,回到没有丝毫私欲沾染的无瑕状态。

心虽然就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万物本来的样子,但人心非常容易被私欲遮蔽,所以要像擦除镜子上的灰尘一样,去除心中的私欲,让心体恢复光明,恢复那能觉知万物本来面目的如来自性。

所以《传习录》里说“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的心如昏镜。现在的人以镜照物,只在照上用功,却不知镜是昏的,全是灰尘,这如何能照呢?”

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去除私欲,在镜子上用功,把镜子擦干净之后,自然能照,不要在照上去做无用功。镜子不明,照出来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每个人天生就有觉知能力,这个能力来源于心之本体,而这个觉知就想镜子一样,它时刻在挥作用,处于常知、常觉的状态,能照出万事万物的一切真相,但前提是没有被私欲遮蔽。

比如一个男子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心照出来的就是一个美子而已。但大多人会被私欲影响,认为这个女子太漂亮了,要带回家去金屋藏娇,如果得不到就会痛苦不堪。心住在了女子身上,整日茶饭不思,心已经完全被私欲遮蔽,其它一切事物都观照不到了。

工作中也是,既然在公司上班,心在观照工作的时候,自然会出把事情做好的念头,这是心中良知出的天理,类似于古人所说的忠。但因为人有私欲,于是就有了上班时耍小动作的心思。

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也是将心比喻为明镜,但要经常擦拭掉镜子上的灰尘,就是‘时时勤拂拭’,也就是去除心中的私欲妄念

喜欢大佬分神请大家收藏大佬分神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