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甚至,百姓自己都能够开设工坊和商铺。
人心思变,则再也不可能回去。
李荩忱通过这些方式,把民心从世家那边抢过来,世家也不过就是无根飘萍,不足为虑。
民意滔滔如洪水,引动着时代,又顺应着时代。
因此想要逆着潮流而走,依旧维护着旧有制度的世家,自然而然会在这惊涛拍岸之下粉身碎骨。
世家,输得不怨。
他们以为的空中楼阁,实际上是汪洋大海,是涛涛民意,是民心所向、无可阻挡。
沈君高默默叹了一声。
根本不入他们眼睛的这些“奇巧淫技”,这些“伤风败俗”的政令,偏偏却是给了百姓难以想象的好处,所以百姓至始至终都是坚定站在陛下身边的。
而科举制的存在,更是保证了平民百姓之中的朝廷制度拥趸者,以及陛下的崇拜者,能够通过真才实学步步高升。
朝堂上一个个对现在大汉制度存在质疑的臣子们,或许并不会想到,当他们还在质疑陛下是不是误入歧途的时候,陛下已经准备好了他们的接班人。
只要他们流露出来对朝廷政策的怀疑甚至不满,那么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自然而然就可以顶替他们的位置。
陛下,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今日大汉之疆域,今日大汉之威名,可都是这位陛下杀出来的!
内部的世家,外部的强敌,哪一个不是血流成河?
真以为陛下是菩萨?
当科举制推行的时候,大家就应该意识到,世家,旧制度,已经不是无可替代了。
只可惜又有几个人意识到这一点?
尤其是不少出身世家的旧臣,甚至还把当初对江南世家所取得的胜利看作是一场新兴世家和这些盘踞江南多年的旧有世家之间的斗争罢了。殊不知整个斗争的高度,始终处于新时代和旧时代的更迭上。
时代变了啊。
沈君高一时间也难免有些茫然。
大家对于陛下的那些看法,错的不是陛下,而是自己。
沈君高的神情,李荩忱自然是看在眼里。
新旧之交,没有一味地流血杀戮,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不能指望着所有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思并且紧紧追随。
大家的思想,总归都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李荩忱也愿意为这些曾经为大汉殚精竭虑、也曾经在南北朝乱世之中尽全力保全民族气运血脉的旧臣们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完成自己的思想转变,也去适应这个时代新的展思路。
至于这个展思路对不对,李荩忱只能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陈叔慎的眼神倒是远比沈君高来的澄澈。
还是年轻啊,没有经历过那些,自然就不会有多少顾虑。
在心中感慨完,李荩忱就不由得腹诽一句什么时候自己的心态也老了?
不行,下次打高句丽,朕也得去耍一耍,让天下臣民都知道,大汉的皇帝依旧是那个锐意进取、所向披靡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