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都是周兴然从当时的公社里承包过来的,答应了每年分给公社一部分利润。
这么多年过去,周兴然和夏成益等人完全掌握了工厂,也一直没有停掉这个钱。
83年公社被取消,厂子算恢复了“自由身”,夏成益提议:“公社都没了,这个钱咱们停了吧?不停交给谁?难不成捧着钱亲自送去街道办?”
周兴然:“你这想法不错。”
周兴然带着吃惊无比的夏成益拿着合同去了街道办,街道办改变了位置就去县、区,反正一定要把钱交给管辖工厂位置的政府单位。
两人没有遇到过阻拦,毕竟这些钱都是白送的。
正因为周兴然的坚持,红日纺织厂和中都厂顺利出现在了定点企业名单上。
花小钱办大事,两个厂子这些年除了市场竞争,没遇过什么困难。
z85和z85-k研究出来后,中都厂更不可能被划为非定点企业。
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不用捐,它们一直属于政府。
如此看来,那些将家产全部捐出的老板都是聪明人,为什么其他私企不跟着一起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不是每个工厂都像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长幸运。
中都厂和红日纺织厂因为周兴然规划早,有能力、有魄力,整个工厂尽在掌握中,实权、股份一个不缺,两个厂子说是国家的,不过挂了个虚名。
可那些经营时间不长,老板能力不足的厂子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稍有不慎,工厂可就真的充公了。
先是让你当两年厂长或者管理层,然后管理层都当不成,只能拿分红,最后连分红也不给了,厂子彻底与你脱离关系。
能把厂子做大做强的人一般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风头不好时,很多老板都想出了捐家产的应对之策。
有两位老板非常出名,一个和杨三泰沾点关系,也是做冰箱的,不过他的冰箱生产工厂很大,规模达到千万。
一位是白瓷厂老板,规模也不小,工厂价值五百万。
两个价值数百万的工厂,他们说捐就捐,不带半点犹豫,都上了报纸、轰动全国。
这两位老板也非常有手段,说是捐给了政府,其实和中都厂一样,权利都在自己手里,一天不耽误挣钱。
生产白瓷的老板是个狠角色,将白瓷厂捐给了自己的村集体,这和左手倒右手有什么区别?
红日纺织厂每年分给集体的钱有好几万,白瓷厂能拿出一千元分给村集体就不错了。
领导们显然是认可这种行为的,所以报纸上对这两位大老板的评价都是正面的,领导也出面回应过、表扬过。
两位老板没有半点损失,反而还搭上了中、央。
周兴然都想为他们鼓掌了,妙啊!
喜欢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