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粮食机构来平衡全国粮价。
一听常二郎说,在不久的将来,松江府将会新增加两百多万亩的良田。
而且还要全部都充为官田之后种植双季稻,看看跟前这用了化肥的双季稻一年就能产上九石。
这要是两百二十万亩良田全都用上肥料,种上双季稻的话。朱标只是略微心算一下,瞬间眼珠子都红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那可就是近两千万石粮食,升弟你知道不知道我大明一年的粮赋,一共也才不到三千万石的样子。”
“真要是多了那么多的粮食,天下的粮食,不知道价格会跌上多少。”
“这恐怕不合适吧?”
“姐夫,这些新增的两百二十万亩良田所种出来的粮食,肯定不会留在我大明的市场,坏了社稷……”
常二郎的想法就是,在未来,这两百多万亩良田将会全部各种双季稻米。
得到了粮食,全部拿去做贸易,跟谁,自然是跟那倭国。
毕竟倭国缺粮是真的缺,但是,在未来,大明将要获取那倭国的金山银海,想要维持那倭国的稳定,不致再生出什么倭寇。
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经济手段,掌控住扶桑国。
最简单的嘛,自然就是通过粮食、盐、布匹,以及各种生活物资。
让那扶桑国,只能仰大明帝国的鼻息生存。
不敢有半点歪脑筋,不然,不管是粮食,还是其他的重要生存资料一旦被掐断,倭国,将会生不如死。
听到了常二郎这番谋划,不论是朱标,还是朱棣,都不禁两眼放光地打量着常二郎这位浑身心眼的货色。
当真是没想到,这货的操作会如此之骚,可是却又觉得,真是要这么做的话。
那就相当于是大明帝国,死死地掐住了那扶桑国的咽喉,利于大明在那扶桑国一带,经营和开采那足够大明帝国享用数百年之久的金山银海。
“妙啊,常二哥,你这一招,当真是够阴险歹毒的。”
“其实主要还是那扶桑国本来就地方不大,物产贫瘠。”
而且常年都容易受灾,倘若,大明能够大量地采购扶桑各种的某些特色农产品,用粮食、盐、布匹等去换取。
相信扶桑国的小老百姓不会有问题,至于那些不乐意遵循这样的贸易的扶桑国有志之士。
呵呵,只要扶桑国国主对我大明俯贴耳,又再在扶桑国内,培养出大批愿意老老实实追随在大明帝国身后讨生活的代言人,怎么可能办不成?
想想后世的美丽国是怎么控制那扶桑国还有棒子国的,不就是扶置代理人,控制两国的经济、工商业等。
只要拿捏住这些国家的命脉,再推上一些代理人上台,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朱棣两眼放光,朝着常二郎心悦诚服地拱手一礼。
“照你这法子,怕是用不了多少年,那扶桑国就只能对我大明俯贴耳,不敢再有半点异心。”
“殿下说错了,真想要做,想要令我大明周国诸国安安稳稳,不生异导师,这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经略的国策。”
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人亡政息,那有个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