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 第37章 中国人的赚钱利器-瓷器(第1页)

第37章 中国人的赚钱利器-瓷器(第1页)

接下来,冯瑞科带着亲卫,骑马来到十多公里外;

这里处于农场东南面,也筹备建设了一个窑,叫做瓷窑。

周围搭建了数间简易的民居,以及草棚工坊,数十人正在工坊里拉坯上釉。

这里是冯瑞科巡视农场的时候发现的,他也没想到这里竟然富含瓷土,算是意外之喜了,冯瑞科正因为大量人口到来,缺乏生活用品而发愁。

虽然品质不太高,但也具备发展瓷器的基础条件。

“大人,您来视察瓷窑了?”

一个四五十岁模样的华工走过来,就给冯瑞科行礼。

他叫周勇明,来自福建泉州德化县,是一家私人瓷窑的把桩师傅。

本来是到泉州送货的,没想到被西方人直接给拐骗绑架到古巴来,干了数年的苦力。

来时本来三十多岁年纪,因为西班牙种植园主的压迫,老的很快,现在看上去像个小老头。

冯瑞科统计每个华工原来的籍贯和职业时,发现了他,就让他来负责建设瓷窑、生产瓷器。

而当初一千多华工中,在瓷窑工作过的,也只有他一人,这里工作的人,前期都是靠他在教授,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开窑烧制。

“嗯,老周,瓷窑建设方面,一切还好吧?”

“回大人,一切都顺利,一个大的龙窑已经建好,今天正需要开窑,祭拜窑神,还请大人主持。”

周勇明心里对冯瑞科非常感激,要不是冯瑞科解救他,他还在累死累活的干苦力,而且冯瑞科对他这种老师傅,非常看重。

他是不善言辞,不知道怎么说感谢话,唯一就是从行动上表示,建窑毫不保留,工作认真且丝毫不差。

所以几个月,愣是从砖窑那边,索要了一批耐火砖,建立了一座龙窑。他的家乡福建德化县,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不用了,仪式我也不太懂,你主持就行,我在旁边看着。”

中国的传统,各种窑,煤窑、瓷窑、砖窑开窑,都要祭拜窑神,祈保平安。

这是一个民俗文化,也是烧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般是拜祭,点烛焚香放鞭炮,既是祭祀窑神,也是出精品的祈福;怀着敬畏之心,期盼一切顺利。

冯瑞科看着周勇明开始主持开窑点火仪式,并欣赏着眼前这座沿山坡而建的龙窑,正是陶瓷烧制的典型窑型;

龙窑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为一条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倾斜角,十几米的长度。

在窑头预热,然后靠窑身的坡度引导火力上行。整个窑上面,搭建了木头棚子,遮风挡雨。

目前主要生产家用瓷器,不需要非常精美,等满足农场内部需求后,回头会考虑对外出售,待那时,工人们也都熟练并技术提高。

另外冯瑞科也准备着手研究骨瓷;

“老周,我给你说的骨瓷,按我说的配方,以你的经验和技术,争取早日研究出来,到时候会大力奖励你。”

“大人放心,旁边已经搭建了一个小瓷窑,等一批材料准备妥当,就开始尝试烧制。”

他对冯瑞科交代的事情,是百分百的执行。

瓷器一直是中国的专利。

工业革命发生后,近代欧洲在威尼斯玻璃工艺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瓷技术。他们不仅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彩瓷,而且研发了许多高品质瓷种。

骨瓷是几十年前由英国人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粉。

骨瓷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虽然还赶不上中国的薄胎瓷,但比普通瓷器要精美很多,深受人们喜爱。

骨瓷长期是英国皇室的专用瓷器,独尊着华美,就在21世纪,骨瓷也是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美国中上层人士饮茶,也多用骨瓷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