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只游玩七日,可赵御史一顿弹劾之下,京城文武百官、宗室勋贵人人自危,紫禁城上空弥漫着骇人的煞气。
想想那些被弹劾官员家女眷们的怨气和不满,温都氏当机立断,决定端午节前一日回去。
这一决策,赢得了在外所有人的支持。要不是端午宫宴躲不过,大福晋和宜修甚至想在传胪大典、游街之日返京。
赵御史的杀伤力,委实过于强悍。
大福晋既怕女儿嫁入赵家,有这么个厉害的公公,容易被其他女眷暗中记恨,又想着赵御史如此刚正不阿,惠妃、直郡王就不会想着收之为己用,还能震慑未来的继室,给儿女未来加一层保障。
思来想去,权衡利弊许久,终被宜修给制止了,“赵家还没求到赐婚圣旨呢,婚事还没个影。就是圣旨下来了,该操心应是布尔和未来的婆媳关系,琢磨她未来公公作甚?”
大福晋一听是这个理儿,又想起两位坤道的交代,不敢再瞎琢磨。
宜修看着大福晋的神色,放心的回了自己的院子,路过布尔和时,指了指她红透了脸,调侃了句,“小姑娘家家的就是脸皮薄,还有得练呢。”
布尔和闻言羞愤地跑了出去,大福晋不禁笑出声,应和道:“可不是么,四弟妹,往后还得劳烦你帮忙带带。”
“成,大嫂只管放心。”
翌日,大朝会。
赵御史等六部尚书公事般禀报完各部事项后,直接来了个语不惊人死不休,“臣有奏,弹劾百官渎职,朝野贪污之风屡禁不止,各部尚书未起到表率之责,李相、明相更是带头拉帮结派,肆意攻讦政敌!”
康熙一个不防,差点当场破口大骂:朕让你弹劾六部,没让你把百官都拉下水,更没让你得罪满朝文武!
你直接把百官都算了进去,想过朕收尾的困难吗?
赵御史梗着脖子不屑一顾,对着百官包括皇子们在内,就是一顿“炮轰”。
过去那点子脏事儿被掏了底儿,太子和胤褆、胤祉等越听越心慌,心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了,就差求饶让赵御史收了“神通”——闭嘴吧!
赵御史可不管这些,轮着殿阁大学士(李光地、明珠)、六部尚书、侍郎给弹劾了个遍,连翰林院、武将勋贵、宗室都没放过。
最后的最后,太子、直郡王、诚郡王等外加龙椅上的康熙,被喷的无言以对。
“纵容臣下贪污”“沽名钓誉”“为君偏私”等一顶顶帽子扣过来,你能怎么办?
言官本来就是闻风奏事,更别提是一桩桩一件件都有迹可查的事儿,骂起来再狠,也只能受着。
据说,康熙是黑着一张脸,从鼻子里冷哼出“退朝”二字的。
太子、直郡王、诚郡王等则在大朝会散去后,驻足半晌才反应过来,浑浑噩噩各回各家。
第二天,老大胤褆、老三胤祉直接认怂,告假的告假,装病的装病,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本人已死,有事烧纸——赵御史不停嘴,他们绝不出门!
太子惨啊,作为储君,活在康熙眼皮子底下,他连装病、告假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一下朝、出了御书房就往咸安宫赶:爱妃,孤迫切需要人安慰!
老十胤?、十三胤祥,一个是憨憨,没想出别的招躲,一个是刚得了赏,不好意思丢下皇阿玛躲。
俩人只能日日陪着太子煎熬,看着康熙脸一天比一天黑,怒火一天比一天旺,小心翼翼的连呼吸声都憋着,就怕康熙一个迁怒,边扔奏折边宣泄。
胤?和胤祥第一次这般同仇敌忾,恨起了在外的哥哥们——
胤?恨九哥、八哥,不带他去草原,丢下他一个人面对愤怒的皇阿玛与骇人的赵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