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服用的时候,拿出五钱份量的散剂,倒入两碗清水,再加入一百粒小麦一同煎煮。待汤汁煮得浓郁醇厚之后,便可趁热饮用啦!
在李时珍的医馆里,一位气喘吁吁的老者被扶了进来,口中不断念叨着“麻黄,麻黄”。李时珍一边安抚老者,一边开始仔细观察他的面色、舌苔和脉象。
他现老者的脉象浮紧,舌苔白腻,便知道这是风寒感冒的症状。李时珍微笑着对老者说:“老人家,您这是风寒入体,麻黄正合适。”他从药柜中取出麻黄,仔细地煎制,然后递给老者。
老者喝下麻黄汤后,不仅风寒症状消失了,还精神焕,连夸李时珍医术高。
“麻黄,草本之妙物也!”李时珍一边记录着一边自言自语,“其味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他观察着一位久咳不愈的患者,心中已有了治疗方案。
“来,张兄,你这是肺经虚寒,我给你开一剂麻黄汤,暖肺止咳。”患者半信半疑地喝下了药汤,不料咳嗽竟真的减轻了许多。“李大夫,您真是神医啊!”患者惊喜地称赞道,李时珍则是微微一笑,继续他的医学探索。
李时珍在研究《本草纲目》时,对麻黄的研究可谓是匠心独运。他常说:“麻黄,味辛温,入肺、膀胱经,能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某日,他看到一只病猫蜷缩在墙角,便以麻黄为其治病。
他先是仔细观察病猫的症状,然后用温暖的手轻轻抚摸它的背部,轻声说道:“小猫咪,别害怕,我来帮你。”接着,他将麻黄熬成汤,小心翼翼地喂给病猫。没过几天,病猫便恢复了活力,李时珍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阳光洒在了小镇的街道上。李时珍背着他那装满草药的竹篓,悠然自得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大夫!李大夫!”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满脸焦急地朝李时珍跑来。
李时珍连忙迎上去,关切地问道:“怎么啦?如此慌张。”
男子喘着粗气说道:“我家娘子病得厉害,还请李大夫快去看看啊!”
李时珍二话不说,跟着男子匆匆赶到他家。一进屋,就看到床上躺着一名面色苍白、浑身颤抖的女子。
李时珍先是仔细观察了一番病人的气色,然后轻声问道:“夫人这症状持续多久啦?”
男子赶紧回答道:“已有三日,起初只是有些咳嗽,后来越严重,如今已是高烧不退,浑身冷。”
李时珍微微点头,接着开始为病人诊脉。片刻之后,他心中已然有了数。
“莫急莫急,我看夫人这病症,乃是外感风寒所致。”李时珍一边说着,一边从竹篓里拿出一些麻黄。
“此乃麻黄,性温味辛微苦,能汗解表,宣肺平喘。”李时珍向男子解释道。
男子疑惑地看着这些麻黄,问道:“就靠这些草就能治好我娘子的病吗?”
李时珍笑了笑,说:“且看我如何用药。”说完,他便吩咐男子去准备一锅热水。
待水烧开后,李时珍将麻黄放入锅中煮了起来。不一会儿,屋里弥漫起一股浓郁的药香。
“来,扶起夫人,让她把这药汤喝下。”李时珍小心翼翼地端过药碗递给男子。
男子赶忙扶起妻子,慢慢地将药喂进她嘴里。喝完药后,病人安静地躺下休息。
李时珍坐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病人的反应。
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就在这时,病人突然出一声轻咳,紧接着额头冒出一层细汗。
“哈哈,有效果了!”李时珍兴奋地站起身来,“不出半个时辰,夫人便能退烧了。”
果然,如李时珍所言,没过多久,病人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脸色也慢慢变得红润起来。
男子激动得差点给李时珍跪下,连连道谢:“李大夫真是神医啊!若不是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李时珍笑着摆摆手:“行医救人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不必言谢。不过夫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这几日饮食需清淡些,可以多吃些用麻黄做的药膳,比如麻黄粥,有助于巩固疗效。”
就这样,在李时珍的妙手回春之下,病人很快就痊愈了。而这段佳话,也在小镇上传开了,人们对李时珍的医术更是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