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廷在朝堂说完,李世民一愣,差点把自己的这个胖儿子给忘了。
李世民看着满脸期许的看着他的李泰,李世民内心十分复杂。
他知道,人都是逼出来的。
在长孙皇后身死前后,李承乾往皇宫里射箭,纵马摔断腿,性格大变,行事越来越荒唐。
自那之后,李世民就用树立竞争者的方式来激励他,逼迫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因此,李泰住进了武德殿,建立了文学馆,编纂了《括地志》,甚至连一向关心李承乾的舅舅也对李泰示好。
从贞观十一年后,李承乾面对的是一个庞大对手,这个对手庞大到什么程度呢?
五姓七望中,其中王家(王珪),韦家(韦廷)两大世家完全投靠李泰。加上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也是站在李泰一边的,另外他还得到大量的文学大儒的支持。
更要命的是李世民本人也是一味的在偏袒李泰,连群臣见到李泰没有行礼,也会被李世民一顿责骂。
而李承乾呢?除了个杜荷,就没有拿的出手的了,至于李纲,魏征,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之流,他们与李承乾的代沟太大,且各自对对方看不上眼,导致李承乾和东宫属官不但没有同心协力,反而相互拆台,搞成了内部斗争。
在此环境下,可以想象,这六年,李承乾承受的压力有多么庞大。
李世民的用力太猛,导致李承乾直接摆烂,要是没遇到穿越来的刘君邛。
那么这时候,就如历史一般,称心被李世民斩首,李承乾直接黑化,然后在杜荷,李元昌的怂恿下,联系侯君集造反,最终与李泰同归于尽。
而刘君邛的到来,让李承乾从李泰的竞争中,直接将李泰碾压,并将李承乾引导在一个被李世民认可的帝王之道上。
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就是李世民的为君之道。
而李承乾能以民为重的思想出发,那么他就蜕变了,蜕变成李世民所需要的合格的继承者了。
那么,李泰的历史使命也是完成了。
李世民和煦的对李泰道:“青雀,你编纂《括地志》功劳也很大,这些年也辛苦你了,朕赏赐你金千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泰,韦廷愣愣的看着李世民,还在等李世民接下来的封赏。
李世民问:“怎么?青雀,你对朕的赏赐不满吗?”
李泰此时一听,浑身一个激灵,连忙躬身回答:“啊,不,儿臣很满意,儿臣只是对朝廷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情,岂敢要陛下的赏赐呢?”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回答,点点头,然后说:“青雀,你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子,希望你以后能多多的帮助你大哥,朕希望看到的是你们兄弟齐心协力,把我大唐建设成一个前所未有之盛世王朝。”
一边的韦廷听到李世民如此说,脚一软,差点一个踉跄摔倒,李泰心中泛起一阵绝望,知道眼前不远的那个位置,今身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坐下去了。
明明,我是这么努力的啊。
明明今日一早,我还稳超胜卷的呀?怎么会这样?
李泰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如同机械般的走回自己的位子,看了看正向他微笑的李承乾,再看看高坐龙椅上的李世民,他似乎发现自己很可笑,自己特么的只是个工具人而已。
而韦廷也随李泰之后缓缓回到自己的列队,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特么的就是这货加上王珪,在自己还是秦王的时候,不断地在李建成面前挑拨离间他们兄弟关系,自己与大哥李建成的关系变得恶劣起来,就是从韦廷王珪主导的杨文干事件开始的。
贞观十五年,又是这个韦廷一直在李泰面前,鼓动他谋嫡夺取太子之位,建立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