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明给福利院捐了5o块钱。
转身离开了。
……
进入11月下旬,一股冷空气突然袭来,气温骤然降至零度以下。
早上起来,放在外面的脸盆里结了厚厚一层冰。
赵文牧家里已经生起了炉子。
城里小院除了一些家具、家电更现代化以外,其实跟村里的房子差别不大。
取暖还是靠炉子和火炕。
生炉子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情,每天要时不时往里面添煤,晚上要封好炉门,装入满满的碎炭。
这样第二天一早起来,打开炉门,用铁钎捅一捅,炉里的炭火不多时就会很旺。
有时候一觉醒来,炉子里的炭火已经彻底熄灭了。
这时候就需要重新生火。
需要用碎木柴、玉米芯做引燃物,来点燃煤炭,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还有很多浓烟。
即便炉火没有熄灭,每天后半夜还是很冷。
为了让家里的几个女人更舒服些,赵文牧一般在凌晨三四点就会起来一次,把炉火弄旺。
到了早上六点多起床的时候,炉火刚好还没有燃尽,及时添上煤炭,又能很快燃烧起来。
生炉子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会不停地落灰。
不一会儿,家具、门窗上面就会有一层灰尘。
需要时不时拿抹布擦一擦,不然整个家里很快就会变得很脏。
好在赵静、赵欣二人白天里待在家里看书,时间很充足。不然光是这一项工作,就够赵静忙活的。
“小弟,今天蘑菇涨价了,现在1块零7分钱一斤了!”
来到小龙虾馆,赵文燕兴奋地说道。
她每天都会去干货摊逛一逛。
看着蘑菇价格一点点上涨,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呢!
“大姐,卖干货的人咋说?”
“他说现在进不到货,以后还要涨价呢!也不知道是不是骗人的。”
卖东西的人说以后还会涨价,总是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所以赵文燕将信将疑。
“大姐,他没骗你,还会继续涨价的。”
赵文牧心想也该琢磨琢磨销路了,干蘑菇确实是在涨价,但自己不能零卖啊!
零卖得卖到哪年哪月?
但怎么跟南方的大客户或者泉城国营干货厂搭上关系呢?
就在他琢磨这事儿的时候,一份来自香江的巨大包裹寄到了平阳县。
来自荣仁一的礼物。
赵文牧出门去了。
他去供销社买了一些棉布、白糖和大米,去了郑光明家。
“婶子,我来看看你和美云!”
赵文牧跟郑光明的老娘董丽娅已经很熟了,他把东西放下,笑着打过招呼。
“小赵,下次来别带这么多东西了,家里的都吃不完了!”
董丽娅笑着拉他上炕坐下。
老太太现在已经好了,做饭、打扫屋子完全没有问题。
郑美云每天晚上去小龙虾馆帮工,白天里还是在家处理家务。
“美云,你哥去哪儿了?”
“不知道,他一早来,放下东西就走了。”
这些日子郑光明一直是住在山前村赵文牧的新家,为了避嫌,赵文君又住回了赵学海那边。
郑光明不在家,赵文牧跟老太太闲聊几句也就不再多待。
郑光明先是去了一趟医院。
检查身体。
嗯,除了少条胳膊外,没有别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