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穿越成皇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坦克歼击车2(第1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坦克歼击车2(第1页)

38型坦克歼击车(又称“追猎者”)是二战时期德军最优秀的装甲战斗车辆之一。

这款坦克歼击车优秀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支装备追猎者的部队——731坦克歼击营在给德军统帅部提及的相关战斗经验报告如下。

“追猎者通过了实战的考验,他的乘员们都为它而感到自豪,步兵也对它充满了信心。特别受表扬的还有mg34型机枪的可靠性能。追猎者强有力的75毫米主炮,低低的车身以及拥有者极大的倾角的装甲使它不但能够胜任与敌军坦克进行搏斗的角色,还可以为攻击或是防御中的步兵提供支援。”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我部在东线第一场大规模的防御战中变取得了确认摧毁57辆苏军坦克,击退了防线上渗透过来的敌军一个坦克旅,其中有一个连在短短一天之内便干净利落得干掉了近2o辆苏联坦克,还在8oo米距离上成功击毁了两辆Is-2。在此期间,我营没有一辆‘追猎者’被敌军炮火击穿。而为了能赶到集团军司令部指定的作战位置,在连续激战之后又在一天之内在没有一辆‘追猎者’生机械故障的情况下推进了16o公里。”

除了对战斗和机械性能的充分肯定之外,该部的报告中还特地强调车辆伪装的重要性。“在前往集合地点的行军途中,我们将所有的装甲车辆都伪装成类似于灌木丛的颜色,以便能充分利用周围的地形作掩护。也正是这‘神奇’般的外衣使得我们的战车能在不引起敌方注意的前提下内迅移动并取得有利的位置进行观察、开火。”

在这份报告中最让人关注的还是有关追猎者的战斗经验和教训,德军有关部门之后也正是以这个营得出的实战结论来作为编练别的部队时的教条。“在与敌军坦克交火中,车身低矮的特点使得‘38型坦克歼击车’能够在火炮有效距离范内用直射火力伏击敌人坦克,在结束第一次开火之后还可趁敌还在慌乱之中迅转移作战位置并再次开火。”

“令人放心的车前装甲完全可以抵抗苏军76。2mm口径的坦克炮的攻击,绝对不会被其击穿。到目前为止,所有我营的战损都是由于车体侧面或是后面被击穿而引起的,因此,用牢固前部装甲暴露来承受敌人的坦克炮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敌军坦克或是有大量步兵伴随的自行火炮进行反攻,‘追猎者’至少要以一个排的兵力为单位隐蔽抵近战线,但是要避免正好进入敌炮兵火力准备覆盖的突击方向上,村庄、交通要口以及其他一些敌军常常选择的目标也要时刻警惕。而一旦等敌军形成突破以后,就因该从侧翼给渗透过来的敌军以迎头痛击,这才是击退敌军最快捷的方法,并且还常常能给敌军造成惨重的损失。”

当然,在使用追猎者的过程中,德军部队也现了它许多天生的缺点,这也许只能通过战术上的优势和乘员之间默契的配合来弥补:“应该说追猎者在设计上并不用来在靠近沼泽的地带执行任务的,因为它一离开路况较好的通道或是地形就会像陷入泥潭的老虎一样无法自拔。而如果一直在公路上行动则可以称得上是愚蠢,由于其75毫米口径的pak39型坦克炮的旋转角度极为有限,就无法对敌坦克的侧翼进行攻击,更危险的是,由于追猎者的侧面装甲相当薄弱,在这样情况下就很容易被敌军反坦克炮击穿。”

“由于追猎者的行进度相当慢,因此不能将其编入摩托化或是侦察部队。即使出于无奈将其扮演这类角色,也只会因马达运转而导致机械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实不仅在野战上,在华沙镇压波兰起义者的战中,731营得追猎者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能要归功于其操纵的灵活性和拥有的遥控mg34型置顶机枪。

虽然其装弹机需要打开舱盖才能重新在机枪补充弹药,但此时聪明的追猎者乘员们会用无线电通知另一辆伴随的友军车辆提供火力掩护。

作为追猎者的样板部队,第731坦克歼击营44年7月底开始投入东线并一直在那战斗到战争结束。尽管初上战场时带去了满编45辆崭新的追猎者,但血腥得战斗也使得731营付出了惨痛得代价,仅仅一个月之后便被除籍了12辆,还有3辆要送回后方大修,到了1o月1日,又战损了8辆,而在全部剩下的25两之中也只有18辆可以勉强开动,但在11月,统帅部给第731营送来了1o辆新造好的追猎者,12月底又补充进了2o辆,之后就没有补充。

所以时至12月1日,尽管激战不断,但731营所拥有的追猎者数量不降反升,总共26辆之中有11辆可以使用,再加上44年底的大补血,次年2月1日731营的追猎者数量骤升至41辆,可用27辆,在3月1日731营的最后一次占地报告中,该营全部的力量——28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中可以出勤的数字为13辆,或许从战斗力的角度而言称其为连可能更为恰当,但这样的装备情况在当时的德军部队中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后世它被称为二战德国最后救命稻草,还有种说法要是德军早点装备这种武器,甚至能改变战争的进程。

原时空“追猎者”真正诞生的契机,还得“感谢”一下皇家空军:当时英国空军对德国本土展开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空袭,英国人投下的重磅炸弹炸中了位于柏林市郊的阿尔凯特公司属下的生产厂房,在这里生产的三号突击炮被迫停产一段时间。

三突子没办法及时补充,对于前线部队来说简直是灾难。为此,德国6军最高司令部决定,让已经被德国吞并的捷克Bmm公司生产13吨级左右的轻型坦克歼击车。因为底盘沿用LT-38坦克,拥有大量成熟技术的应用,使得捷克工程师们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追猎者的全部设计工作。

它的主武器是一门48倍径的pak39型75毫米炮(备弹41),使用型穿甲弹射击时,能在5oo米距离上击穿水平放置的91毫米厚6o度倾角装甲,1ooo米距离上击穿82毫米厚的6o度倾角装甲,完全有能力对付当时盟军的大部分主力装甲车辆。

而且它的火炮命中率很高。它可以在现敌人15秒内开炮,在15oo米尤其是1ooo米内具有非常优秀的命中率和毁伤力。

而且追猎者的维护十分方便,制造起来就更是方便。要知道德国的四号坦克工时为三万小时,这已经是减到最低了。而虎式坦克的工时则是二十五万个小时。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苏联kV系列重型坦克和平时期在和平时期才十万个小时,战争时期则进一步缩减,T-34中型坦克更是只有八千小时左右的工时。所以战场上,苏联的坦克数量总是多于德国坦克。

而追猎者的工时则在三千个小时以内,这就意味着追猎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非常适合填补战线。在二战的最后岁月,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抵挡了盟军和苏军的装甲洪流,尽管不能挽回败局,但却大大阻碍了盟军和苏军的进攻。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许多西欧的战史专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只有“追猎者”才是德军应付数量庞大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和苏制T-34坦克的唯一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