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自东迁寿郢以后,国力就一蹶不振。
尤其是从陈蔡、鄢郢地区大批楚人流亡东南,使得楚国江东地区一片混乱。
为了安顿流民,同时为了增强国力春申君黄歇始置菰城(浙江省湖州市),以泽多菰草而名,菰草者,即今之谓茭白,茭白在中国开始有记录。是较畅销的蔬菜品种,这是食用的。
齐国方面,齐军侥幸打退魏军以后,国内再次遭遇严重旱灾,致使齐国多地出现粮荒。
齐王被迫写信于赵王,请赵国借粮。
齐国以富饶着称,这次齐国居然反过来要向以缺粮着称的赵国借粮,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借粮的消息被送往邯郸以后,田秀召集众门客商议是否要借粮于齐国。
众人闻讯齐国居然缺粮,皆倍感不可思议。
毛遂却解释说:“齐国本是东方富饶的国家,粮产丰富,渔业达。然而这几年齐国连遭灾祸,国内粮产大大降低。”
“这不可能齐国的粮食就算欠收,也足够整个齐地的老百姓食用三年,怎么可能缺粮呢?”说话的是展。
展曾追随田单多年,自然熟知齐国风土人情,更加知道齐国的富饶。
毛遂看着展,徐徐解释道:“齐国的粮食的确很多,但这些粮食都被齐国那些商贾以平价的方式收入自己囊中,君王后在时,这些人尚有收敛。”
“君王后死,齐王建疏远朝政,后胜便借机将粮库中的粮食低价贱卖给临淄城中的商贾,当然他自己也囤积了不少粮食。”
“等到灾荒之年,他们再以高价将这些粮食出售给各国,以牟取暴利。”
“齐国并非没有粮食,只是粮食掌握在那些权贵手上罢了。”
“据在下所知,现在齐国的粮食已经涨到了平常价格的3倍,再过几个月可能会涨到5至7倍。”
闻听此言以后,田云毅咬着牙说道:“这齐王如此昏庸,齐国缺粮乃齐王咎由自取,主君,我们不必管他!”
其余人也跟着附和:“主君,我们没有必要管齐国的死活!”
田秀面对众人的一片反对,并没说话而是把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徒弟尉缭。
“缭,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尉缭跟随田秀多年,早已经熟知师父的脾性。
师父绝非那种见死不救之人,更不必说齐国是师父的母国。
若师父真的不想救齐国根本就不会来问我,早就回绝齐国了。
想明白了这一层以后尉缭思绪豁然开朗拱手说道:“师父,徒儿以为当借粮食给齐国!”
“哦?”田秀看着尉缭问:“你为何这么说?”
尉缭说:“春秋的时候,晋国遭遇灾情,晋惠公向秦穆公借粮,秦穆公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还是将粮食借给了晋国。后来轮到秦国遭遇灾情,秦穆公便想让晋国接济,可是晋惠公非但不借粮食,反而趁机攻打对晋国有恩的秦国。”
“晋惠公这种忘恩负义的举动,终于遭到了天下人的口诛笔伐,惠公也成为了忘恩负义的典型人物。”
“主君!这么多年以来齐国对我赵国多有援助,长平之战更是借了不少粮食给我国,若我国此时见死不救,只恐会导昔日晋国覆辙!”
说到此处的时候,尉缭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
“但我们若主动借粮食给齐国,不但能成就一段佳话,更能使我国与齐国之间的盟友关系更加根深蒂固。”
“我国最需要的不是粮食兵马,而是朋友!用些粮食就能买来一个真心朋友,难道不划算吗?”
“成大事者,何惜于区区一点粮草?”
尉缭这话铿锵有力,让人深省。
田秀下意识的想问一问杨端和的观点,但抬头一看,老杨跟李牧一样,都在禁卫军中任职,已经很少在自己的府上议事。
于是,田秀低下头,欣慰的拍了拍尉缭的肩膀,说道:“缭,你这番话深和我意,师父相信你长大了一定是个很有出息的人。”
“诸位!”田秀看着房中的门客们说道:“尉缭说的对,友谊是无法用粮食来收买的,我们在这种时候对齐国倾囊相助,齐人必对我国感恩戴德,这是用金钱粮草可以买来的吗?”
众人听罢,异口同声:“主君言之有理!”
田秀入宫,见到赵王偃,表明态度。
随后赵国从府库之中拿出粟米二十万石援助齐国。
齐王建闻讯,大为感激,对左右说:“赵国自己也很缺乏粮食,可他们能在这个时候对我们倾囊相助,赵国才是寡人的朋友啊!”
齐地百姓正处于饥荒,这些粮食的到来极大的缓解了齐国的粮荒。
当百姓们听闻这是赵国丞相田秀所借的粮食,齐人皆感叹:“不愧为安平君之子,安平子果然是个仁义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