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大明:我为天下师 > 第700章 共和(第1页)

第700章 共和(第1页)

制宪内阁初定人员基本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除了许良这个领袖之外,就是解缙、杨溥、金幼孜、杨士奇、杨荣这几个人了。

这第一届的内阁班子,也只是一个过渡罢了,再往下就基本没有这些大明旧臣,而是从起义中诞生的新一代人才。

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来是确保朝政的顺利过渡,二来则是制宪党新一代还是年轻的过份了一些,这也得怪整个制宪起义推进的实在太快,还来不及让他们都成长成熟起来。

新内阁组建之后立刻展开了会议,推出了许多内阁条陈,其一是宣布成立新大明国,确立了制宪朝廷的基本结构。

其二,则是内阁代表全体百姓,宣布任命朱允?嫡长子朱文圭为大明新任皇帝。

其三,废除年号制度,全国开始施行黄帝历,而黄帝历4129年,也就成为新大明成立的第一年。

其四,新大明宣布继承大明帝国一切旧有外事关系,依然承认《新朝贡条约》《万国条约》的一切内容,依然保持对海外及周边诸国的宗主地位。

这一切内容,当然并不是单方面的宣布,不然的话海外诸国都不承认,那就尴尬了。

早在制宪党入主京城的第一时间,他们已经派出使臣出走各国宣示宗主国地位了,而诸国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他们在事实上都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点。

对诸国们来说,至少上头还有个朱姓天子,事情还没有完全做绝。

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大明那边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除非以后他们不想要大明的援助和贸易了,并且打算成为新大明的敌国,不然就只能承认了。

朱允?也同意了新大明的册封,如今新大明皇帝朱文圭已经在前往大明的蒸汽游轮上了。

一切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百姓们越来越多习惯新大明的一切。

市面上的日历全都换上了黄帝历纪年,官府衙门一天一个变样,各种建设计划不断地推出,钱庄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

();()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水,周边的一些小国并不那么安分。

早在制宪党还在和大明朝廷对峙的时候,安南以及东瀛都露出了獠牙,他们打着尊奉大明天子的旗号,发起了对大明南方的攻击。

当然他们并非是真的忠心于大明天子,只不过是看着大明难得陷入内战之中,妄图趁乱撕下几口肉而已,这也只不过是他们这些小国常有的做法。

只不过他们的獠牙,并没有对彼时的制宪党施加太大的影响。

两广后方,杨溥早早就打探到了安南的动向,提早就布置了防线,这让安南从作乱到现在,也始终未能往北突破过一步。

若是以前,安南作乱或许会让中原王朝头疼一阵,但时代已经变了。

当安南国主胡汉苍率军袭扰大明边关的时候,他原本幻想着的是劫掠大明的财富,抢夺大明的女子,杀掉大明的百姓。

他并不担心会遭到报复,且不说大明深陷内战无法自拔,就算他们回过神,要想报复安南本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历代中原王朝就算能征伐这片土地,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更无法长久的治理。

基于这种历史认知的自信,胡汉苍毫无顾虑的发动了这场战争,他知道自己再不打的话,迟早也要被大明的文化侵蚀温水煮青蛙。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当大军推进到边关之时,明军的枪械火炮防线,直接把他给打懵了。

虽然制宪党没有太多精力放在边关上,但依靠着武器的代差,他们的防御依然可以让安南不能逾越半步,一年多下来,安南来来回回骚扰了不知道多少遍,也还是在边关打转。

直到制宪党终于取得起义胜利之后,胡汉苍才在第一时间撤军,然后立即派遣使者表示臣服。

只不过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新大明内阁表示完全无法容忍。

“领袖,当初您制定的文化融合策略已经三十多年了,我想现在已经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如今安南这般上蹿下跳,正好可以作为我们第一个尝试的对象。”

();()  内阁的会议圆桌上,摆放着安南递交的国书,其上内容无疑是对曾经的过失作为深表惶恐,如今已经幡然醒悟,愿意继续与新大明维系《新朝贡条约》的内容,遵从新大明为宗主国云云。

这份国书当然写的漂亮,但是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杨士奇首先就忍不了,立刻就表示自己的态度。

而他的提议,让同在会议当中的其他阁臣也都点起头来,显然他们都很中意这个提议。

大明对诸国之情况有着充足的了解,三十多年前的文化侵蚀到了今天,已经显现出卓越的成效,事实上周边诸国的士人阶层对大华夏史的叙述越来越认同,对大明这个华夏中央王朝的态度,更是越来越亲近。

只有诸国的君主王室一直在尝试抵抗这种影响,但是摄于大明的强大,他们的抵抗就显得有些无力。

安南的做法显然让这些阁臣们都不满了,真以为我大明是软柿子好脾气随便拿捏吗,没腾出手也就算了,现在有时间有精力,可不得秋后算账,正好也顺水推舟落实一下发展这么多年的政策。

“士奇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发国书申斥胡氏作乱、德不配位,并且一同于报纸发表,看看安南内部会作何反应。

另外运作一下双方留学生及亲明官员,让他们配合声势,若是情况合适的话,那就直接出手吞并安南!”

许良并没有犹豫,今天的大明完全有实力做任何决策,这样的尝试无论能不能成功,都不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

而其他阁臣也都是出声附和,然后气氛就轻松愉快起来了。

真正瓦解皇权之后,他们这些臣子才感觉到其中的好处,没有一个皇帝骑在头上,做事是真的舒服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讨论一下东瀛的事务了。”许良的眼睛眯起,闪过一丝冷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