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一个基金公司来说,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风险控制系统不允许他们有如此战绩。
也就是对冲基金。
如果换成一个公募基金,早被美丽国人喷成筛子了。
哪怕是百亿规模的公募基金,只要敢公布如此投资业绩,不出一个月,过百分之三十的赎回会让基金经理把头拔光。
也就是某个国家的公募基金经理,天生脸皮厚。
抄作业,不管投资业绩,被动管理投资品种,任凭亏损不断扩大。
比如某个公募基金,在一年的时间竟然亏损过百分之六十,竟然没有强有力的挽救措施。
美其名曰长期投资。
不管是格雷老爷子,还是巴老爷子,没有一个人说长期投资可以接受巨额的亏损。
他们依然把止损放到了重点。
正是因为美丽国的金融业相对成熟,所以对冲基金在香港金融事件之后消停了一段时间。
现在,他们更加消停。
“咱们要不要买点互联网的股票。现在涨势可是非常好。”
沉寂已久的某个对冲基金的分析师如此说道。
基金经理看着互联网股票的各种数据。
不眼红是假的。
不符合他们的投资逻辑也是真的。
“这个。现在涨的有点多,而且风险不好控制。”
香港金融保卫战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豪气冲天的大笔资金扔到了香港,结果被爆了头。
想着再重新来过,结果金管局出台了新政策,严重压缩了他们的施展空间。
本来就赔了钱,结果因为融资加上转仓,再次亏损。
趾高气扬的对冲基金,几乎快要忘记他们曾经横扫东南亚的威势了,只剩下他们深刻记住的“风险控制”。
分析师还是有些不甘心。
没有收益,就没有奖金。
如果这样,为什么要来对冲基金公司呢?
去公募不好吗?
不就是因为对冲基金管制少,可操作空间大,高风险高收益,高奖金。
分析师灵机一动。
“经理,不如这样,我们买入股票,同时做空纳指,或者互联网指数,实现风险对冲。”
基金经理也知道这条路。
不知道的是方向。
“那你的想法是重点做多股票,还是重点做空指数?”
基金经理想不明白这两个选哪一个。
这个问题同样也把分析师问懵了。
正如马克思哲学讲的那样,矛盾分主次。
不可能学李某龙,没有主攻,全都是主攻。
就算基金经理看了亮剑,他们也很难把李某龙的这个战术复制到股市中来。
不只是这个对冲基金公司内部这么想。
就连其他对冲基金也在研究这件事情。
整个美丽国的对冲机构,几乎都是一样的窘境。
他们的收益亏损,急需要新的投资方向弥补今年的亏损部分。
否则,投资报告怎么写,他们的投资者怎么看待他们?
公募基金反而没有这么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