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森立刻过来给他算了一笔账,老头说这场比赛结束,距离决赛只有三天时间,要是这两天看他状态不对,决赛肯定不会给他机会。
老头还说一旦英格兰队赢下决赛,所有人都会像显微镜下的细胞一样呈现在媒体面前,谁胡搞谁沙币。
大家的话题丝滑地绕到了比赛里,霍奇森都啧啧称奇,老头实在没想到阿根廷队会这么踢。
他说打死他都想不到阿根廷队会踢成这个样子,他很确定地告诉大家,只要前六十分钟不丢球,阿根廷队的大限就要到了。
听到这里,孙可不得不感叹这支阿根廷队的防守能力。
比赛踢得这么别扭,几乎都硬生生扛下来了。
尤其是马斯切拉诺,简直就是中场扫荡机,不是一般的好用。
其他阿根廷中后场球员也很拼,没有一个拉胯。
按理说,这届阿根廷队应该是阿根廷足球历史上最适合冲击冠军的球队。
一支球队在大赛里能走多远,第一看后防线,第二看凝聚力,最后才看攻击力,基本上有一两个不拉胯的进攻核心就够了,根本用不上太多。
1994年的意大利队小组赛只获得了小组第三,那届世界杯只有24支参赛球队,六个小组中的四个第三名也能晋级十六强。
在意大利队的小组里,墨西哥队、爱尔兰队、意大利队和挪威队同积4分,意大利队算是苟进了四强。
结果意大利队从头到尾都被对手压着打,居然在淘汰赛中以三个2比1的比分晋级决赛。
在世界杯这样的赛事里,只要你想进球,就很难不丢球。
这里的所有球员都是精英,只要有失误大概率就会丢球,而失误是足球比赛里在所难免的事情。
除非像希腊队那样,每场比赛都朝着和对手点球大战的方向走,趁着对手慌乱偷一个,最后拿到欧洲杯。
从这个角度看,这支阿根廷队就是标准的大赛冲冠型球队。
阿根廷足球历史不缺好中卫,但一直缺少出色的高个中卫。
在以往的世界杯上,阿根廷队的中卫很少过1米85,往往都是矮子里把将军。
1998年世界杯上,阿根廷队的主力中卫是1米77的阿亚拉。
阿亚拉凭借自己独有的优势,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而且还是中后卫。
事实证明,这样的中卫活下来通常需要有先决条件。
第一,球队踢传控。
第二,他的身边必须要有一名高大中卫。
第三,他效力的球队必须注重防守。
如果没有这三点,那人生就会有很多艰难险阻。
所以阿亚拉来到欧洲之后一直效力意甲,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踢西甲。
这样的身高如果去踢英和德甲,身边必须要有一个马奎尔或者胡梅尔斯。
结果阿亚拉在1998年世界杯上先后成为欧文和博格坎普的背景板。
但这支阿根廷队就很猛,加雷、赫尔南德斯都是1米9的中卫,左后卫罗霍1米87,德米凯利斯1米84。
再加上世界级后腰马斯切拉诺,这支阿根廷队的上限本来就高。
而他们的前场更是球星云集,梅西、伊瓜因、迪马利亚、阿圭罗和拉维奇,都是头部攻击手。
这样的球队进攻乏力,只能说球队的内部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阿根廷队也做出了战术调整。
说是战术调整,实际上就是把阵型恢复到了4-4-2。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进攻机会,梅西、马斯切拉诺和拉维奇在边路连续配合,把球传到禁区。
伊瓜因前点一晃,中卫加雷后插上附身头球,结果被卡希尔迎着头一脚爆抽解围,卡希尔的鞋面还刮擦到了加雷的脸颊。
阿根廷球员立刻向主裁判申诉,示意卡希尔抬脚过高。
但是主裁判做了一个蹲下来的动作,他的意思是加雷弯着腰头球,这脚解围不能算抬脚过高。
马斯切拉诺立刻示意大家集中精力,阿根廷球员立刻重新投入到比赛中。
比赛重新开始,英格兰队组织进攻。
第五十一分钟,孙可在中场拿球后,面对紧逼的马斯切拉诺,他先是做了一个回传的动作,但其实是把球踢到了身后。
马斯切拉诺迟疑了一下,但是立刻追铲了上去。
但为时已晚。
孙可回身追上足球,半转身把球传到禁区右侧。
沃尔科特甩掉罗霍,把球横敲到中路,中锋兰伯特压住德米凯利斯头球,被门将罗梅罗挡出。
鲁尼跟上铲射,被加雷用身体挡出。
接下来的比赛中,梅西成为了阿根廷队的主攻点。
他连续两次走中路,都因为和队友缺乏默契,让进攻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