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看书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217 章(第3页)

第 217 章(第3页)

听听听听,这是皇帝该说的话吗?

外患要是那么不重要,他高梁河车神的称号哪儿L来的?

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失败,之后便有军中将领试图拥立太祖皇帝之子为帝,不过这事儿L后来没成,还让太宗皇帝更加忌惮武将,之后再选武将选就是要听话,能不能打仗反而不重要。

从那之后,大宋的武将晋升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要老实听话就算不会打仗也能升官,要是有勇有谋却不听指挥反而很难升官。

怎么能让前线的武将老实听话呢?找个工具遥控指挥。

这个工具就是阵图。

雍熙四年,自认为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召集手下能人弄了个《平戎万全阵图》,从此确定了大宋“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的行军原则,且不允许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个阵图是这么回事,按图打仗需士兵十四万,十四万士兵分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右翼五个大阵,中军有步兵十一万及若干战车,其余四阵以骑兵

为主,按照画图的人的想法,此阵一出气势恢宏,定能把敌军吓得不战而逃。

实际上呢?漏洞百出。

谁家打仗动不动就十多万兵?谁家十多万兵里有十万多都是步兵?靠这个阵图别说打仗了,连防守都没法防。

大宋周边的敌人多是游牧民族,步兵对阵人家来去如风的骑兵胜算本就不大,有了阵图后就是士兵站在那儿L任敌方的骑兵收割人头,能打胜仗才怪。

当时就有大臣建议别这么干,战场上的局势变幻莫测,就和生病不会按照医书来生一样,打仗肯定也不会按照阵图来打,术业有专攻,带兵作战还得靠将帅,不是所有文人都擅长兵法。

没打过仗的人画出来的阵图真的靠谱吗?前线的将领真的会按照阵图来打仗吗?

纸上谈兵那么有名,官家不能明知前面是大坑还非要往里跳。

奈何太宗皇帝不听,不光不听,还非要把他的阵图文化扬光大。

之后的皇帝不懂兵法怎么办?好办,皇帝不懂朝中文臣懂就行。

他们大宋人才济济,朝中那么多文人不是摆设,要打仗的时候让文官制定好阵图呈给皇帝,皇帝确定无误后下到前线武将手里就万事大吉了。

吉不吉不知道,反正武将的噩梦时代自此降临。

真宗皇帝在这方面完美的继承了太宗皇帝,继位之后隔三差五就给武将赐阵图,对军队的控制欲比他爹太宗皇帝还严重,结果就是前线死守阵图屡战屡败。

到仁宗皇帝继位虽然没像前面两位控制欲那么强,但是也没好哪儿L去。

他本人不爱画阵图,可他爱搜罗阵图,朝堂民间只要有阵图他就要,至于那些阵图有没有用没人在乎。

于是到武将这边,按照阵图打仗打输了好歹有个说辞,不按阵图打仗万一输了所有的责任都得他们自己扛,如此一来敢根据战场局势来指挥作战的将领越来越少,朝中武将中没有主见的越越来越多。

不是他们没有主见,而是不敢有主见。

还是拿庆州这次来说,知州把阵图下去都能再收回来说没过,拿着阵图都逃不掉背锅的下场,没有阵图就更不用说了。

狄青想起来这事儿L就来气,武将畏战见死不救该罚,明知不是开战时机非要率军出击也该罚,李复圭可以把罪名一条条列出来然后将他们下狱,而不是为了遮掩他的无能直接将所有参战的武将全部下狱处死。

让武将背锅也就算了,他还杀良冒功。

有这么打仗的吗?啊?有这么打仗的吗?

西夏又不是第一次在边境线上建堡寨,他们大宋也没少借堡寨把边境线往前推,几十年来都是这么斗智斗勇,大不了就是推平堡寨哇呀呀开战,就没见过谁打输了恼羞成怒去杀对面的老弱妇孺的。

这会儿L不满嘴的仁义道德了?这会儿L不死守他们的风骨他们的斯文了?

西夏这几年内斗的厉害,上头的贵族不把士兵当人看,已经有不少党项人偷

偷归顺大宋,这时候拿老弱妇孺开刀他们还怎么用怀柔之策归化党项部落?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一朝所有努力全白费,他没直接砍了李复圭都是这两年修身养性成效卓然。

幸好当今官家在战事这方面不像之前几任皇帝那样唯重阵图,只是朝廷大兴阵图已有近百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股子歪风邪气给清除掉。

接风宴还没开始,狄大元帅和旁边的副将亲兵们大倒苦水,真要把这些年的委屈都说出来的话他们说三年都说不完。

苏景殊也看出来了,他根本不用接话,坐在席位上当个合格倾听者就行。

话题的转换迅疾如风,一群人骂完拖后腿的文臣又开始说最近秦凤路和青唐吐蕃的局势。

一直以来大宋都是联合吐蕃来制衡西夏,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没有定数,番邦叛降不定,偶尔也会变成联合西夏来制衡吐蕃。

西夏那边内斗严重,青唐吐蕃也没好哪儿L去,自从那边的大领唃厮啰去世,其子董毡继位,原本听从唃厮啰号令的那些部族立刻开始蹦跶。

听说西夏那边想先攻灭青唐吐蕃然后以青唐吐蕃为根据地多路出兵攻取陇右,这些日子凭借怀柔政策招揽了不少小部落,巧了,新上任的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王韶王大人也很擅长招抚番部。

青唐吐蕃在唃厮啰死后分成好些派别,除了唃厮啰的儿L子孙子外还有一个势力庞大的部族领叫俞龙珂。

这个俞龙珂麾下兵马过十万,且大有继续扩张的架势,不管是青唐吐蕃内部还是隔壁西夏都想杀杀他的气焰,但是他的兵力实在太多,所以商量来商量去一直没有真正打起来。

王大人到秦州后主管军机要务,前不久只带了几个亲信就跑去俞龙珂的营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聊的,第二天一早俞龙珂就派了不少亲信跟王大人回了秦州。

他们元帅消息灵通,还打听到不光俞龙珂的亲信跟着回了秦州,等俞龙珂那儿L安排妥当他就亲自率领麾下所有部众归顺大宋。

所有部众!那家伙麾下十几万人呢!

出门一趟就能招抚十几万人,这得多大的功劳啊。

副将康平羡慕的哈喇子都快留下来了,“王大人是秦凤路经略司的机宜文字,苏大人来咱们永兴军路也是经略司的机宜文字,秦凤路离羌人各部近,咱们永兴军路附近的党项部族也不少,嘿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