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
等会儿L,你嘿什么?
不等苏大人接话,旁边的副将孙威就拍着胸口保证道,“大人,元帅要坐镇城中不能轻易外出,您要是想招抚哪个部落就和我们兄弟几个说,就算前面是千军万马我们也敢陪大人闯。”
苏景殊:呆滞。jpg
问题是,你们敢闯,我不敢啊。
狄大元帅,你管管你的兄弟们!
说话间厨房已经将饭菜准备好,桌上摆好颇具西北特色的烤全羊,很难说几个副将流口水究竟是因为功劳还是因为烤全羊。
狄青熟练的唰唰唰片肉,片好之后将盘子送到可能连刀都没拿过的柔弱文臣手中,“别听他们胡说,党项那边人口十万的部族寥寥无几,一个个贪心的恨不得把大宋都吞进肚子里,没那么容易招抚。”
苏景殊稍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身边还有个正常人。
狄青说完桌上的配菜要怎么吃,然后继续说道,“青唐吐蕃那边能招抚的也不多了,剩下的也得靠打,西夏这边因为之前的屠寨之事已经没了和谈的可能,我的建议是不要单兵深入敌境,等朝廷的粮饷下来直接灭了他们就是。”
招抚的功劳算什么,灭国才是真正可以青史留名的大功劳。!
醉酒花间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欢不听指挥?又有多少是文臣指挥失当推卸责任?
苏景殊叹气,“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狄青撇撇嘴,“要是所有领兵的文臣都明白这个道理,西北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一个个的连《孙子兵法》都读不明白就觉得自个儿L有太祖皇帝的能耐,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信心。”
《孙子兵法》上写的明明白白,将领有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者能取胜,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又不会按照阵图来进攻,他们拿着阵图去防备有个屁用?
苏景殊:……
这话他真没法反驳。
太祖皇帝是武将出身,后来当了皇帝也依旧在皇宫里指挥前线作战,不过太祖皇帝虽然指挥作战但是给前线将领留了足够的自由和权力,就算将在外不听指挥,只要打了胜仗也不怎么追究。
就是吧,后来继位的太宗皇帝没啥真本事却偏偏觉得自己是个不世出的领兵天才。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瞎指挥,太宗皇帝那指挥水平、算了、他怕说了之后大半夜的有鬼找上门。
太祖皇帝在位时虽然防备武将但是没有防备到现在这种地步,那时候只是崇文,“崇文”和“崇文抑武”还是不一样的,士大夫阶层能傲慢到如今这个地步太宗皇帝功不可没。
毕竟不是哪个皇帝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这种话。
外患只是边事,边事都能防备,只有武将造反最可怕。
听听听听,这是皇帝该说的话吗?
外患要是那么不重要,他高梁河车神的称号哪儿L来的?
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失败,之后便有军中将领试图拥立太祖皇帝之子为帝,不过这事儿L后来没成,还让太宗皇帝更加忌惮武将,之后再选武将选就是要听话,能不能打仗反而不重要。
从那之后,大宋的武将晋升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要老实听话就算不会打仗也能升官,要是有勇有谋却不听指挥反而很难升官。
怎么能让前线的武将老实听话呢?找个工具遥控指挥。
这个工具就是阵图。
雍熙四年,自认为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召集手下能人弄了个《平戎万全阵图》,从此确定了大宋“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的行军原则,且不允许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个阵图是这么回事,按图打仗需士兵十四万,十四万士兵分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右翼五个大阵,中军有步兵十一万及若干战车,其余四阵以骑兵
为主,按照画图的人的想法,此阵一出气势恢宏,定能把敌军吓得不战而逃。
实际上呢?漏洞百出。
谁家打仗动不动就十多万兵?谁家十多万兵里有十万多都是步兵?靠这个阵图别说打仗了,连防守都没法防。
大宋周边的敌人多是游牧民族,步兵对阵人家来去如风的骑兵胜算本就不大,有了阵图后就是士兵站在那儿L任敌方的骑兵收割人头,能打胜仗才怪。
当时就有大臣建议别这么干,战场上的局势变幻莫测,就和生病不会按照医书来生一样,打仗肯定也不会按照阵图来打,术业有专攻,带兵作战还得靠将帅,不是所有文人都擅长兵法。
没打过仗的人画出来的阵图真的靠谱吗?前线的将领真的会按照阵图来打仗吗?
纸上谈兵那么有名,官家不能明知前面是大坑还非要往里跳。
奈何太宗皇帝不听,不光不听,还非要把他的阵图文化扬光大。
之后的皇帝不懂兵法怎么办?好办,皇帝不懂朝中文臣懂就行。
他们大宋人才济济,朝中那么多文人不是摆设,要打仗的时候让文官制定好阵图呈给皇帝,皇帝确定无误后下到前线武将手里就万事大吉了。
吉不吉不知道,反正武将的噩梦时代自此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