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兰把昨天在图书馆翻译出来的古诗在上课前交给史玉良教授,得到一个满意的微笑。
“不错,你的基础打的很好。”史教授点点头,就算是放在运动之前,汪春兰的入学水平也是拔尖的,这样水平应该是由专业的老师教导过的。
在班里一众各异的目光中,汪春兰坐到冯娟帮她占据的位置上。
史玉良教授作为五十年代归国的常青藤高校留学生,对于自己学生的要求一向很高。
这批入学的学生基础和上几届的工农兵学生差不多。除了家里有条件学习的,有小一半的学生还处于是死记硬背,音不标准的阶段。
对于基础不行的学生来说,开始学习英文版的国外文学史难度相当大。因为跨度很大,相当于初中水平的学生一下子学到了大学课程。
一篇文章里面好多单词不认识,一个句子读下来吭吭哧哧。但在史教授看来,这说明这些学生没有提前做好预习作业。
昨天努力了一晚上的姜正阳读错了两个单词后,在史教授的低气压之下更是读的不知所云了。
他是调剂过来的,本来他想学的是无线电,接到通知书的时候现是英文专业,他傻了眼。他的英语基础差到和没学一个样。
来到学校后他找了导员提出换专业的要求,被导员拒绝了,说他的分数不够,而且能进外语学院也是因为学校不想失去他这个优秀的学生。
如果真的想学无线电可以在大二时申请第二专业的学习。
要不然只有退学再重新参加高考一途。
在姜正阳的父母看来,儿子能上京城大学已经是祖上冒青烟了,第一年能考上是他没放弃过学习。以后大家都认真学习了,他再考上的可能就小了,父母不准他重考,让他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争取把这个专业以优秀的成绩拿下来,以后做个翻译官也挺好。
余下的课程,姜正阳虽然调整好心态,但仍然听得云里雾里的。等到下课的时候,他拦下正要出门的汪春兰。
“汪同学,我能请教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他有些扭捏的问道。
“多读多听多练。”汪春兰以前觉得自己学的还可以,起码语言交流无碍,不过在看到这些新课程后,她自觉自己是井底观天了。
“但是我基础太差,很多单词都不认识,而且听力也没法多练。”姜正阳说起自己的困窘。
“对啊,我也是这样。”有几个学生没走,围了过来。
汪春兰看向这几个人希翼的眼神,心中微动,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事情,她笑着道:“我在高中的时候做过英语领读,我们班的英语成绩还可以。如果有想一起早读的人,早上六点半我们在定风亭一起进行基础学习。”
几个学生听到后面露喜色,没想到汪春兰会主动帮助他们,纷纷谢过她,表示明天准时到。
定风亭靠湖,离他们宿舍楼比较近,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到达下一节课的教室,纪念念问她怎么才来,汪春兰把事情说了一遍。
“那挺好,我也去。”纪念念英语不错,但和汪春兰比起来还差一些,对于汪春兰这个提议很心动。
很快宿舍里其他人都知道了,夏玉梅是学习最刻苦的,有学习小组成立,她当然要参加。
冯娟和邓紫苏也与其他舍友共进退,都不想落后于人,而且英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应用,在学习小组里还可以与别人进行英语交流。
吃晚饭的时候,汪春兰把自己要办学习小组的事情和苏红军说了。
苏红军双手赞成,媳妇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和其他同学交好关系对以后只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