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科举都是全民参与的大事,秋闱是在当地州城考。
今年是女帝登基第一年,科举自然就是重中之重,许多考生猜测女帝定会为自己的名声考虑,策论定是考称颂女帝之功的。
不少考生已经在偷偷打腹稿,什么功过三皇,勋盖五帝之类拍马屁的话,洋洋洒洒好写的很。
也有考生自持读书人的刚性,不屑于拍马,还想多给女帝提点意见。
就那抬高匠人身份,以及削除奴藉之事,一定要好好给女帝讲讲道理!
从女娲造人,就分三六九等,怎么到你这里,就给改了呢?
这也是士族和勋贵最后挣扎的机会,女帝一再抬高匠人、商人、平民、士兵的身份地位。
反而让他们这些身份高贵的士族、勋贵变得平庸,而大夏开国,女帝册封新贵。
那丰州牧州不过是前朝一秀才,岭南五郡的管理者,文不过是个举人,武还是平民出身的将军,还带一商户之女大兴商道。
竟然让我等传承数百年的世家,与这些人同朝为官,真是不耻啊!
当然,没人敢提沈沫雪不过是一县令之女,他们震慑于沈沫雪的凶残手段,还有程锦对女帝的支持。
不,应该说是整个军方,都是女帝的人!纵前各朝各代,开国之后封赏功臣,很快就会分帮分派。
或是同乡为一派,或是因姻亲利益为一帮,就算是战时同生共死的袍泽兄弟,战后也会因利益分道扬镳。
如那大汉,建国后刘邦大方封赏武将,封了多个诸侯国。结果没几年,凡是异姓诸侯王,全被刘邦和吕后给杀干净了。
甚至刘邦临死前连樊哙也要杀,凡是知晚鸿门宴的,都知道樊哙对刘邦有多忠心。
可最后也免不了君臣离心,就因为太子势弱,吕后强盛,而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不知为何,大夏开国同样封册武将,可至今武将也未有分帮分派的情况。
不论是西北军还是削北军、少年军、燕云军、蜀中……都对女帝忠心不二。
文官、勋贵想分化武将,或是许以高门贵女,或是以财物贿赂,都不见效。
就如那镇守楚州的大将张华生,提及此人士族就恨的牙痒痒。不论送什么礼物,他都笑着收下。
甚至隔三差五都找个由头让士族送礼,然后他光收礼不办事,就连把子弟送到军中当个小官他都不同意。
士族想以他受贿为由,告到帝都,结果他反过来就把收的礼物全部送给女帝……
还有那空军将领莫鱼,因为热气球是天下独一无二之物,虽都是将军一等侯,但莫鱼的隐形地位就是比别的将领高一些。
他人是在帝都的,贵女都见过,他人长的英俊,身材高挑,又兼有儒生的气质,一跃成为第一佳婿。
不少勋贵为拉拢他,都想将女儿嫁给他。若能得莫将军做婿,那可是一跃成为新贵第一的!
结果莫鱼不堪其扰,关了府门除了女帝召见和去军中,谁也不见。
有大胆贵女在去军营的路上将他堵住表白,莫鱼竟然面不改色地道:
“我此生就算要娶妻,也要娶个女将军。你若想嫁我,就先去军营建功立业吧!”
贵女:……
诸如此类的情况,几乎在每一个将军身上上演,然后勋贵们现,这些跟随女帝出来的将军,不好拉扰,不好分化。
或许是因皇帝是个女子,还是个未嫁之女,这皇宫就不会有因后妃分派分帮的,或是皇后太子外戚分权的。
导致皇帝的权力空前的集中,那些士族勋贵数次以为抓住时机想闹事,结果都不了了之。
而这些科举就是他们认定最好的时机,暗中收买不少读书人,只要考试的策论是颂赞女帝的,都给我想法子骂!
最好写出一篇锦绣文章,骂得天下人皆知!
结果不用说,这回又让他们失望了!因为秋闱的试卷是女帝亲自出的,并且三十二州,每州的策论都不同!
像岭南,策论主要是论如何让当地人汉化?如何展海商?如何让岭南与中原往来更密切?
像西北各州的策论则着重于,如何展草原?与蕃人、乌人等外邦用兵与怀柔之策。
如黄河两岸的州城,则是如何治理黄河?若是开凿运河将天下水路连通,该怎么办?
还有山、海皆为大夏国有,如何做到不与民争利地收回山、海?
这一点也让沈沫雪惊讶,她才知道先周时。